作者:宝宝知道精彩妈妈育儿我经常在门诊听到不同却又类似的抱怨:崔医生,我们家孩子从小就特别注意卫生,天天洗好多次手,家里每天用消毒水拖地,宠物也不让养,也不怎样让别人来我们家,怎么跟别人家的孩子比起来更容易生病呢?我家附近有一对夫妻,医院做保洁,傍晚到我们小区来收垃圾,他们的两个孩子分别是4岁和6岁,这两个孩子经常在傍晚时分帮父母做一些工作,长年累月在垃圾堆旁玩耍,父母也没有多少时间照顾他们,但是为什么这两个孩子反而长得挺健康的呢?两个家庭卫生条件差别那么大。为什么精心养育的孩子那么容易生病,而没怎么注意卫生的孩子反而很少生病呢?难道孩子‘脏’一点养真的更健康吗?在国外的父母当中持这种观点的还真不少。经常会看到一些照片,孩子坐在泥地玩得全身都湿透了。看到这里相信很多妈妈开始着急了,孩子吃到脏东西怎么办呢?拉肚子生病了怎么办呢?中国儿童过敏性疾病发病率:重庆0-24个月婴儿食物过敏发病率,短短十年间增长了1倍。上海年-年婴幼儿特应性皮炎发病率10年间增长了10倍。年-年我国城市儿童支气管哮喘发病率10年增长了3倍。卫生假说:究其原因,在各种解释中最流行的是卫生假说:这是年由英国科学家Strachan提出,大意是:因为我们把这个世界打扫得太过干净了,结果导致孩子在发育早期接触传染病病原体、共生微生物和寄生虫太少,以至于他们的免疫系统缺乏训练,因而日后容易反应过度,伤及自身。简而言之,太干净,免疫弱,易生病。这些干净习惯要不得:过度洗手(图片来自网络,侵删)英国科学家随访了埃文地区-年出生的1.4万余名儿童,他们发现那些过度讲究卫生,每天洗手五遍以上的孩子,其哮喘的发病率比那些‘脏’一点的孩子高出五倍以上。我想强调适当的洁手对预防传染病很重要。但是如果过度了,特别是滥用了含有过多消毒成分的,如三氯卡班类的洗手液可能就弊大于利了。过度清洁很多妈妈在打扫卫生的时候只遵循一个原则,那就是扫除一切、杀灭一切。事实上,这种清洁方式是不可取的,因为杀灭的不仅仅是有害的细菌,好的细菌也杀灭了。今天的科学研究给打扫卫生带来新的定义,‘干净’并不是要把有害的细菌都赶尽杀绝,即使是坏的细菌也可以为我们所有,比如是帮助我们训练一下免疫系统。如何调整生活方式:其实我们所说的“脏”,并不是传统意义上说的“脏”,而是通过改变生活方式来增加我们身体菌群的多样性,增加我们身体里有益细菌的数量,从而增强我们对生活的适应能力,减少疾病的发生。走进大自然我们要带孩子走进大自然,接触土壤、牲畜。土壤中微生物的种类和数量惊人,与它们多接触对孩子多样性微生物的建立有极大的意义。保证饮食多样化另外,全家人都要保证饮食多样化,荤素搭配合理,这样更有利于全部家庭成员的肠道微生物多样化,更能避免食物过敏。特别提醒的是,早一点让孩子用手抓取食物,即使孩子偶尔用手抓取掉在地上的食物也应该接受,因为抓食物不仅可以增加进食的乐趣,另一方面还可以多进食一些微生物。不是所有的脏我们都欢迎:虽然我们提倡“脏”养孩子,但不是所有的脏我们都欢迎的。杜绝孩子吃到腐烂腐败的食物因为这些食物含有大量有害的微生物和毒素,就有可能导致孩子肠道感染.而严重的肠道感染会让肠道的免疫系统受到损害,并让肠道微生物发生巨大的变化,而且负面影响持续的时间会很长。坚决拒绝二手烟或三手烟因为二手烟或三手烟创造的环境充满这化学物质,会毒害孩子,影响他们的健康。在这种情况下,就算孩子的共生微生物足够强大也发挥不了作用。医院跑当孩子发烧、咳嗽时,应尽可能居家观察,特别是当孩子状态良好,要耐心等待孩子自愈,医院跑。生病是孩子一生学习的功课,我们应该给孩子免疫系统实战演习的机会,过多的干预,反而削弱了孩子的体质。我很喜欢英国诗人JohnDonne的一首诗:每个人都不是一座孤岛!这句话放在人类身上是再恰当不过了,我们每个人都不是孤岛,我们都生活在微生物的海洋。我们身体里住着一百万亿个细菌,理解了我们和这一百万亿个细菌之间的关系,我们才能够真正理解什么叫“不干不净,娃儿没病。”本篇文章的科学育儿支持:医学双硕士:崔冰琳医生,儿科主治医生,擅长儿童消化道、呼吸道疾病的诊治,同时也是两个优秀孩子的妈妈。精彩妈妈:专家陪你带孩子,百万会员妈妈的育儿顾问由国内外数十位专业的儿科医生,营养、早教、心理学专家组成的专家爸妈团,遵循孩子自然成长的天性,为你提供科学“教”和“养”的内容、课程和咨询服务。助你成为美貌与智慧并存的精彩妈妈。
转载请注明:http://www.gzenglishtown.com/xyxxczl/823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