支气管哮喘(2-3分)
1.发病机制
变应原/过敏原→嗜酸性粒细胞为主的多种细胞参与的气道慢性炎症(本质)→气道高反应性(基本特征)→气道收缩痉挛(功能性病变)→可逆性气流受限
为阻塞性通气功能障碍。
本病仅为I型过敏反应,抗体是IgE,支气管及肺泡等结构都正常,无破坏。
2.临床表现
(1)症状
典型:阵发性伴有哮鸣音的呼气性呼吸困难→呼气相延长
往往伴有喘息/气急/胸闷/咳嗽
夜间或凌晨发作或加重(重要临床特征)
可经平喘药物治疗后缓解或自行缓解
※咳嗽变异性哮喘:咳嗽为唯一症状,辅助检查正常,无其他症状,支气管扩张剂有效
(2)体征
双肺可闻及广泛哮鸣音,呼气音延长(吸气相延长的是支气管异物)
严重者出现:
A.哮鸣音减弱或消失(沉默肺:气道严重狭窄);
B.奇脉(吸停脉:肺过度充气压迫心脏);
C.胸腹反常运动(膈肌极度疲劳麻痹);
D.意识模糊,心率加快,发绀。
关于反常运动的总结
胸腹反常运动→重症哮喘
胸壁反常运动→多跟多处肋骨骨折
心室壁反常运动→心室壁瘤(心肌梗死并发症)
高钾血症→反常性碱性尿
糖尿病酮症酸中毒补碱不当时→反常性酸中毒加重(脑脊液酸性更重)
3.辅助检查
(1)肺功能检查
通气功能检测:FEV1/FVC<70%(阻塞性通气功能障碍)
支气管激发试验(BPT):用于测气道反应性
吸入乙酰甲胆碱和组胺,FEV1下降≥20%,结果为阳性。
支气管舒张试验(BDT):用于测气道可逆性改变,也是哮喘及COPD鉴别试验。
吸入支气管舒张剂,FEV1增加≥12%且绝对值增加≥ml为阳性。
※重症哮喘:肺通气功能障碍,无法配合肺功能检查,Ⅱ型呼衰,首选血气分析。
(2)血气分析
急性发作期→呼吸性碱中毒:过度通气
病情恶化→呼吸性酸中毒及代酸:缺氧及二氧化碳潴留
4.治疗
(1)最有效:脱离过敏原
(2)药物治疗
A.支气管扩张药
β2受体激动剂:SABA(急性发作首选)沙丁胺醇/特步他林;LABAxx特罗(联合ICS慢性期控制首选)
抗胆碱药:SAMA异丙托溴铵(用于夜间哮喘,多痰患者);LAMA塞托溴铵(COPD长期治疗)
茶碱类(支气管哮喘及心源性哮喘均可用)
B.抗炎药
糖皮质激素ICS:最有效,长期治疗首选
白三烯调节剂:扎鲁斯特
色苷酸钠:预防使用
(3)急性发作期治疗
轻度:间断吸入SABA/SAMA
中度:规则吸入SABA,吸入激素,效果不好口服
重度/危重:持续雾化吸入SABA,激素混悬液,尽早静脉应用糖皮质激素;维持水电解质平衡:大量补液(对比ARDS:限制补液);机械通气(意识障碍/PCO2≥45mmHg/呼吸机疲劳即胸腹反常运动);预防呼吸道感染
支气管扩张(1分)
病因
感染,反复发生支气管化脓性炎症
特征
可有百日咳/麻疹病史
临床特征
(1)症状
反复咳嗽咳痰(4层)咯血(50-70%病例),好发于左下叶及舌叶(心脏处)
干性支气管扩张:咯血为唯一症状,好发于上叶支气管(引流好)
(2)体征
背部固定而持久的局限性粗湿罗音
杵状指(与缺氧引起的局部毛细血管扩张有关)
辅助检查
胸片:双轨征及卷发样影
最有效,金标准:高分辨CT-蜂窝样改变
治疗
(1)控制感染(关键):最常见急性加重原因,常见病原体:卡(卡他莫拉菌)脖吸血(流感嗜血杆菌),练(肺炎链球菌)就金(金葡菌)童(铜绿假单胞菌)。
(2)支气管扩张剂:LAMA/LABA
(3)咯血治疗
少量:对症治疗安络血
中量:垂体后叶素
大量:介入栓塞支气管动脉
(4)外科治疗:手术切除病变肺组织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转载请注明:http://www.gzenglishtown.com/xyxxczl/400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