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药品检验可分为:出厂检验(药品生产企业对放行出厂的产品按企业药品标准进行的质量检验过程)、委托检验、抽査检验、复核检验、审核检验、仲裁检验或进出口检验等。
2.用于体内药物检测的体内样品包括各种生物体液和组织。其中,在体内药物检测中最为常用的样本是血液,血样包括全血、血浆和血清。
3.将采集的全血置含有抗凝剂的离心管中,混匀后,以约xg离心力离心5-10分钟,分取上清液即为血浆;将采集的全血置不含抗凝剂的试管中,在室温或37℃下放置0.5-1小时,待血液凝固后,再以约xg离心力离心5-10分钟,分取上清液即为血清。
4.药物通过竞争血浆蛋白结合部位影响药物的分布:当同时应用一种或多种药物时,它们有可能在血浆蛋白结合部位发生竞争,结果将使某一药物从蛋白结合部位被置换出来变成游离型,这样在剂量不变的情况下,加大了该药的毒性。阿司匹林、吲哚美辛、氯贝丁酯、保泰松、水合氯酸及磺胺药等都有蛋白置换作用。例如阿司匹林增加甲氨蝶呤的肝脏毒性;保泰松对华法林的蛋白置换作用使后者延长凝血酶原时间的作用明显加强,可引起出血;水合氯醛使华法林的抗凝血作用加强;磺胺药使甲苯磺丁脲的降血糖作用加强,引起低血糖。
5.氟西汀及其代谢产物去甲氟西汀都选择性地抑制中枢神经系统对5-HT的再吸收,延长和增加5-HT的作用,为较强的抗抑郁药。氟西汀含有手性碳,但使用外消旋混合物。
6.有效的吗啡构型是左旋吗啡,吗啡具有酸碱两性。通常将吗啡的碱性基团与酸,如盐酸、硫酸等成盐后供药用,在我国临床上用吗啡的盐酸盐。吗啡及其盐类的化学性质不稳定,在光照下即能被空气氧化变质,吗啡在酸性溶液中加热,可脱水并进行分子重排,生成阿扑吗啡(催吐剂)。
7.贝诺酯为对乙酰氨基酚与阿司匹林形成的酯的前药,胃肠道反应相对较小,在体内水解成原药,具有解热、镇痛及抗炎作用。
8.含有羧酸药效团的非甾体抗炎药物主要有芳基乙酸类药物和芳基丙酸类药物。芳基丙酸类代表药物是布洛芬:布洛芬(S)异构体的活性比(R)异构体强28倍,但布洛芬通常以外消旋体上市。
9.非羧酸类非甾体抗炎药物主要是一些含有潜在酸性药效团的药物和作用于环氧酶-2的药物。主要包括昔康类(含有1,2-苯并噻嗪结构)、昔布类(选择性的COX-2抑制剂,该类药物有增大心血管事件的风险)。
10.祛痰药主要有溴己新、氨溴索、乙酰半胱氨酸和羧甲司坦。
11.乙酰半胱氨酸为巯基化合物,易被氧化,应密闭避光保存,其水溶液在空气中易氧化变质,应临用前配制。不应接触某些金属、橡胶、空气和氧化剂;与抗生素如两性霉素、氨苄西林等有配伍禁忌;乙酰半胱氨酸作为谷胱甘肽的类似物,可用于对乙酰氨基酚中毒的解毒。
12.用作平喘药的M胆碱受体阻断剂有异丙托溴铵和噻托溴铵,这两个药物分子中含有季胺药效团,可有效防止该类药物进人中枢神经系统,减少对中枢的作用。
13.氨茶碱是茶碱与乙二胺的复盐,药理作用主要来自茶碱,乙二胺增加其水溶性,可作为注射剂使用。本品用于支气管哮喘、哮喘性支气管炎、阻塞性肺气肿和心源性哮喘等疾病。
14.胃动力药也称为促动力药,现常用的有多巴胺D2受体拮抗剂甲氧氯普胺,外周性多巴胺D2受体拮抗剂多潘立酮,通过乙酰胆碱起作用的伊托必利和莫沙必利等。
15.伊托必利是一种具有阻断多巴胺D2受体活性和抑制乙酰胆碱酯酶活性的促胃肠动力药物,不导致q-t间期延长和室性心律失常。
16.莫沙必利为新型胃动力药物,克服了西沙必利的心脏副作用,无导致Q-T间期延长和室性心律失常作用,是强效选择性5-ht4受体激动剂。
17.硝苯地平为对称结构的二氢吡唆类药物,能抑制心肌对钙离子的摄取,降低心肌兴奋-收缩偶联中ATP酶的活性,使心肌收缩力减弱,降低心肌耗氧量,增加冠脉血流量。还可通过扩张周边血管,降低血压,改善脑循环。用于治疗冠心病,缓解心绞痛。硝苯地平适用于各种类型的高血压,对顽固性、重度高血压和伴有心力衰竭的高血压患者也有较好疗效。
18.氨氯地平与其他二氢吡啶类钙通道阻滞剂不同,分子结构中的1,4-二氢吡啶环的2位甲基被2-氨基乙氧基甲基取代,3,5位羧酸酯的结构不同,因而4位碳原子具手性,可产生两个光学异构体,临床用外消旋体和左旋体。
19.尼莫地平能选择性地扩张脑血管,对抗脑血管痉挛,增强脑血管流量,对局部缺血有保护作用,临床用于预防和治疗蛛网膜下出血后脑血管痉挛所致的缺血性神经障碍、高血压和偏头痛等。
20.羟甲戊二酰辅酶A还原酶(HMG-CoA还原酶)是体内生物合成胆固醇的限速酶,其抑制剂(降血脂药)主要有西立伐他汀(相关的引起危及生命的横纹肌溶解病例报告明显地比其他他汀类药物更频繁)、洛伐他汀(是天然的HMG-CoA还原酶抑制剂,但由于分子中是内酯结构,需水解为3,5-二羟基戊酸才表现出活性)、辛伐他汀(亲脂性略有提高)、氟伐他汀(是第一个通过全合成得到的他汀类药物)
21.口服降糖药主要有胰岛素分泌促进剂(磺酰脲类如格列本脲、格列吡嗪和格列喹酮、格列美脲;非磺酰脲类如瑞格列奈、那格列奈、米格列奈,被称为“餐时血糖调节剂”)、胰岛素增敏剂(双胍类如二甲双胍;噻唑烷二酮类如罗格列酮和吡格列酮)、α-葡萄糖苷酶抑制剂(主要有阿卡波糖、米格列醇和伏格列波糖)、醛糖还原酶抑制剂。
22.用于骨质疏松治疗的药物主要有双膦酸盐类和促进钙吸收药物;前者主要包括依替膦酸二钠、阿仑膦酸钠和利塞膦酸钠;后者主要包括维生素D3(先在肝脏转化为骨化二醇然后再经肾脏代谢为骨化三醇产生活性,老年人肾中lα-羟化酶活性几乎消失而无法将维生素D3活化)、阿法骨化醇和骨化三醇。
23.依据与β-内酰胺环稠合物结构的不同,可将β-内酰胺类抗生素分成青霉素类、头孢菌素类和单环β-内酰胺类。
24.碳青霉烯类抗生素是β内酰胺环与另一个二氢吡咯环并在一起,和青霉素结构不同的是用亚甲基取代了噻唑环的硫原子,代表药物是亚胺培南、美罗培南。
25.第四代头孢菌素是在第三代的基础上3位引入含有正电荷的季铵基团,这些基团使头孢菌素类药物迅速穿透细菌的细胞壁并与细菌细胞1个或多个青霉素结合蛋白(PBPs)结合,代表药物头孢匹罗和头孢吡肟。对大多数的革兰阳性菌和革兰阴性菌产生高度活性,尤其是对金黄色葡萄球菌等革兰阳性球菌。并且对β内酰胺酶(尤其是超广谱质粒酶和染色体酶)稳定,穿透力强。
26.舒他西林是将氨苄西林与舒巴坦以1:1的形式以次甲基相连形成双酯结构的前体药物,口服后可迅速吸收,在体内非特定酯酶的作用下使其水解,释放出较高血清浓度的氨苄西林和舒巴坦。
27.阿米卡星是在卡那霉素分子的链霉胺部分引入氨基羟丁酰基侧链得到的半合成抗生素,若阿米卡星结构中所引人的α-羟基酰胺结构含有手性为L-(-)型,抗菌活性最强,若为D-(+)型抗菌活性大为降低,为DL(±)型抗菌活性降低一半。
28.广谱的β内酰胺类抗生素:广谱及长效的青霉素类药物有氨苄西林、阿莫西林、美洛西林等,广谱头孢菌素有头孢氨苄、头孢羟氨苄、头孢克洛、头孢哌酮等。
29.索拉非尼是用于晚期肾细胞癌治疗的多靶点酪氨酸激酶抑制剂,是口服、新型的作用于多个激酶靶点的抗肿瘤药物。
30.抗代谢抗肿瘤药物通过抑制肿瘤细胞生存和复制所必需的代谢途径,导致肿瘤细胞死亡。
↓↓↓↓↓
今晚19:00-22:00
考前点题抢分直播课还在进行中
主讲内容是
中药学综合知识与技能
分别由文都医考名师
肖琴老师来授课
马上要参加年执业药师的小伙伴们
赶紧参加啊
具体详情可直接扫描下方
转载请注明:http://www.gzenglishtown.com/xyxxcywzl/411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