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论文
您现在的位置: 心源性哮喘治疗 >> 心源性哮喘药物治疗 >> 正文 >> 正文

警惕哮喘诊治的三大雷区

来源:心源性哮喘治疗 时间:2017-11-24

前言

年5月8日,42岁的邓丽君去泰国北部城市清迈旅游度假时因哮喘病突发而猝死,邓丽君的英年早逝在当年曾轰动一时,也引起人们对哮喘病的治疗开始重视。

调查表明,近30年来世界各地哮喘病的发病率和死亡率一直呈逐年增高的趋势,提示哮喘病的治疗可能有误。我们在临床工作中经常发现哮喘病的误诊误治问题,包括滥用激素、滥用抗生素和平喘药物等问题,这主要与基层医生对哮喘病的诊断和防治知识更新不足有关。

雷区一:滥用激素治疗

在门诊工作中,几乎每日都能遇上滥用激素治疗哮喘的患者,包括以下3种情况。

①反复点滴地塞米松。由于许多哮喘患者平时不注意预防和抗过敏性炎症治疗,一旦医院静滴地塞米松,有时还加上抗生素,虽然症状暂时缓解了,但停药不久后又发病,而且发作越来越频繁,病情越来越严重,不得不再去点滴地塞米松,形成了恶性循环,这种情况在儿童哮喘更为常见。

②常年误服激素。这种情况包括长期服用含有强地松或地塞米松等激素的所谓“祖传秘方”“中药胶囊”等,这种不科学的治疗方法,是造成许多患者肾上腺皮质功能衰竭的主要原因,经常可以导致股骨头坏死等终身损害。

③不用储雾罐吸入激素,这样可以导致吸入激素疗效欠佳和不良反应增加。

雷区二:误诊导致的抗生素滥用

许多患者以为喘息、咳嗽和痰多就是呼吸道发炎了,经常自己服用各种抗生素治疗,某些非专科医生也常把哮喘的气道炎症误为慢性喘息性支气管炎或呼吸道感染而滥用抗生素治疗。

实际上哮喘的气道炎症是属于过敏性的,这种炎症与细菌性炎症截然不同,应用各种抗生素如青霉素、头孢菌素类、大环内酯类(如阿奇霉素、红霉素)等皆无效,我们在门诊经常遇到反复静滴或长期口服抗生素治疗的哮喘患者,这种情况在哮喘儿童尤为常见。

滥用抗生素的直接后果是导致了许多哮喘病患者病情不能得到有效控制,远期后果是常年治疗不当导致的病情日益加重和药物造成的某些副作用(如肝肾功能损害、肺部霉菌感染等),甚至造成终生损害。

雷区三:滥用止喘药物

临床上止喘药物种类繁多,如舒喘灵(沙丁胺醇)、博利康尼、氨茶碱、喘定、阿斯美、美普清、喘康速和奥克斯都保等等,虽然可以很快缓解哮喘症状,但由于这类药物通常没有抗炎作用,仅仅治标不治本,故不宜长期单独使用,而应在抗过敏性炎症的基础上使用,否则止喘药会越用越多。

专家建议

过敏性疾病患者普遍存在着重治不重防的问题,许多患者往往把治疗作为重点而忽视了预防,其实大多数哮喘、鼻炎和荨麻疹等过敏性疾病的发作都与环境或饮食因素有关,如吸入尘螨、花粉、霉菌等过敏原,冷空气,油漆、装饰材料、烟雾、敌敌畏等杀虫剂等或进食鱼、虾、牛奶、某些水果等过敏食物。

因此所有过敏性疾病患者都应该查清自己的过敏原,针对病因进行有的放矢的预防或脱敏治疗,这样可显著减少发作次数,大大减少用药量,甚至不治自愈。

作者:医院变态反应科李明华

排版:李士越

免责声明

1.本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本平台无关。

2.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编辑删除!

村医之家







































北京中科白癜风双节惠民
云南儿童白癜风医院

转载请注明:http://www.gzenglishtown.com/xyxxcywzl/121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