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论文
您现在的位置: 心源性哮喘治疗 >> 慢性哮喘治疗 >> 正文 >> 正文

医说省名中医讲述猝死高发的冬季,拿什

来源:心源性哮喘治疗 时间:2020-11-11
怎样才能治好白癜风 http://pf.39.net/bdfyy/bdfhl/181211/6706972.html

随着生活节奏的不断加快,越来越多的人压力倍增,身体每况愈下却不自知,最后导致猝死,中青年发生急性心肌梗死的病例越来越多,留给别人无限惋惜。

医说省名中医:王卫星主任

曾任成医院大内科心内科、急诊科主任,从事临床及教学近30年,中国医师协会中西医结合分会高血压专家委员会委员,环球中医药杂志编委,省中医药学会中医内科老年病专委会委员,省中医药学会心脑血管病专委会委员,省中西医结合学会心血管病专委会委员。

今天王主任为您讲述:猝死高发的冬季,拿什么保护自己?

你知道什么是心源性猝死吗?

心源性猝死是指急性症状发作后1小时内发生的以意识突然丧失为特征的由心脏原因引起的自然死亡。

其特点有三:①死亡急骤,②死亡出人意料,③自然死亡或非暴力死亡。

近年来,我国随着心血管病发生率的增高,心脏猝死的发病率也明显增加。心源性疾病有很多种,其中由冠状动脉病变引发急性心梗猝死的比例尤其高。

冬季天气变冷能使血流缓慢,血液黏稠度增高,易于形成血栓;甚至诱发冠状动脉痉挛,直接影响心脏本身的血液供应,严重导致心绞痛或心肌梗死。

每年的11月到来年的3月,是一年中心脑血管病人最危险的时候,更是发生猝死高峰的月份,每位患者都必须高度警惕!

年轻人,猝死离你其实很近!

心梗的诱因有很多,最主要的诱因包括:血脂异常、吸烟、高血压、糖尿病、基因遗传。

四川省名中医王卫星提醒您:

大多数人心梗发生前都会出现活动后胸痛或者胸闷不适的症状,有一些老年人会突然出现精神萎靡,无精打采的状态。

心绞痛要特别引起重视!曾经有过冠心病的人在心梗发作前,心绞痛的频率会有所增加,从来没有冠心病的人对首次发作的心绞痛要特别注意。

中青年人如果出现一般活动或运动中胸骨后压迫、压榨、沉重感等不适症状,即使停下休息几分钟后能够缓解,也有可能存在心肌缺血(即初发劳力型心绞痛),严重的会导致心梗。

?中医治疗心脑血管疾病,有与西医不同的独特性!

心脑血管疾病的主要病变基础为动脉粥样硬化,发生机制非常复杂,除了目前认识的高血压、高血糖、高血脂外,还有炎症及免疫等多方面的机制,而目前能够用于临床治疗的仅有抗血小板,调脂等西药。

中医认为动脉粥样硬化引起的心脑血管疾病是人体总体阴阳失调,脏腑功能失衡,所导致元气亏虚、气机不畅、致使痰湿、瘀血、水饮停聚、瘀毒内蕴等多种机制,与目前西医治疗不同的是,中医药对这些机制的调治是根据不同个体以及在不同机体病理状态下而采取不同的治疗方法。

因此,中医药治疗具有多靶点、多环节调整,以及更具个体化治疗等独特性。这也是中医药治疗的优势。

?心脑血管疾病患者,如何安全过冬?

心血管病患者究竟如何在冬季里加强自我保健,安全过冬呢?

必须要特别注意以下几点:1

注意保暖

血管尤其是冠状动脉冬季寒冷时容易收缩、痉挛,发生供血不足,并可能导致栓塞,因此要十分注意保暖;

2

不宜晨练

因为睡眠时,人体各神经系统处于抑制状态,活力不足,晨起时突然大幅度锻炼,神经兴奋性突然增高,极易诱发心脑血管疾病,冬季特别应该注意这个问题;

3

心态平衡

情绪激动是心脑血管病的大忌,冠心病、高血脂患者尤其要放宽胸怀,不要让情绪起伏太大;

除此之外还应注意4

适当运动

心脑血管患者不是不能运动,而是要适当运动,运动量减少也会造成血流缓慢、血脂升高。要合理安排运动时间和控制好运动量。冬季要等太阳升起来之后再去锻炼,此时,温度回升,可避免机体突然受到寒冷刺激而发病。

5

监测血压

有高血压等基础疾病的患者应注意监测血压,尤其是晨峰血压,因冬季寒冷,血压会高一些,应及时调整降压药。

专家介绍:

王卫星,主任医师

主持国家级科研课题3项,省级科研课题4项,参加国家级及省部级课题4项。在国内医学专业杂志发表论文20余篇。

临床擅长

心血管疾病:高血压、心力衰竭、冠心病、心律失常、心梗、心闷心痛、眩晕、血栓、脑中风及后遗症、脑萎缩、老年痴呆、支架起搏器术后康复等心脑血管危急重症;

老年慢性病:失眠、哮喘、急慢性支气管炎、肺气肿、慢性阻塞性肺病、急慢性胃炎、慢性腹泻等呼吸类疾病及风湿骨病。

门诊预约-

坐诊时间:周三下午

注:部分图文来源于网络

长按识别下方

转载请注明:http://www.gzenglishtown.com/mxxczl/4753.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