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当寒暖变换的季节,支气管病患者,尤其上了年纪的病人最易发病。晨、晚咳嗽频繁,同时伴有胸痛、气喘。有的患者整晚咳嗽不息,难以平卧,更不要说入睡了。患者咳嗽时往往吐出大量脓白的痰,甚或咳出血痰,还伴有低热。病患不但难以正常工作,更失去了生命的欢乐。家人看了焦急万分,却又爱莫能助,真是一幅痛苦的情景。
支气管哮喘患者遍布中外各国,约占全球人口总数的1%。当今物质生活日趋富裕,医学知识更不断昌明,支气管哮喘的发病却反而逐年增多,病死率也不断上升。难道这是对现代社会的嘲讽吗?其实这种现象是环境造成的。在现代社会,高楼大厦林立,钢筋水泥的建筑代替了往日的砖瓦陋屋,闪光的金属门窗淘汰了过去的木料,室内安装起空气调节的设备。可是,舒适的生活环境同时也造成室内空气干燥,使过敏原易于飞扬,尘螨更快繁殖。房内的地毯、沙发等设施,同时也供给了真菌孢子、植物花粉、动物皮毛、尘蛾等以隐藏的乐园。工厂的废气,马路上汽车或摩托车排放着碳或氮的氧化物气体。这些都足使机体致敏,诱发支气管哮喘,难怪患者日益增多了。
尘螨是哮喘的致命病原
有过敏体质的人,当吸入某些过敏原后,可产生过敏反应。豚草、梯牧草、尘螨等可为致敏原,甚至蚕丝、蟑螂、鼠粪等也可形成过敏原。在致敏反应中,淋巴细胞产生免疫球蛋白IgE,后者与呼吸道黏膜的肥大细胞结合,当再次遇到这类特异的过敏原时,肥大细胞便会释放一些化学介质,例如组织胺(Histamine)、慢反应物质等。这类化学介质作用于支气管腺体、血管平滑肌,便会引起呼吸道黏膜水肿和平滑肌痉挛,造成呼吸道狭窄,甚或阻塞,产生支气管哮喘的症状。当患者的呼吸道反应性增高以后,遇到本非过敏原的一些物理或化学刺激时,也可诱使哮喘的发作。这些刺激因素对健康的常人本不引起病变,对哮喘患者却可引起支气管痉挛收缩。
近年深入研究后,发现哮喘实为气管壁的炎症性病变(1)。多数患者即使哮喘缓解期间,呼吸道的功能仍未恢复正常。哮喘患者死后尸检,可见肺部大范围发炎,呼吸道肿胀变厚。用电子显微镜检查,观察到支气管壁存有黏膜水肿,基底膜增厚,分泌增多及嗜酸性与嗜中性白血球等炎症细胞浸润等病理变化。参与哮喘炎症反应的细胞有巨噬细胞、多核中性粒细胞、嗜酸粒细胞及血小板等(2)。支气管上皮损伤可能是气管高反应性的原因。上皮细胞本可释放弛缓因子(EPDRF),上皮损伤后,弛缓因子的释放减少,这因子本有舒张支气管的保护作用,现在减少后,支气管的收缩效应便增强。同时,被炎症介质激活的感觉神经的末梢暴露,也使支气管平滑肌收缩,黏液分泌增加,微血管渗透性增加,从而引起血浆外渗并黏膜水肿。嗜酸细胞激活以后,可使上皮细胞脱落,并释放多种化学介质,其中之一为血小板活化因子(PAF)。它是磷脂胆碱类化学物质,可强效地促使血小板聚集,也可收缩支气管,增进血管通透性,并减弱心肌收缩。用动物试验(3),注射血小板活化因子可产生哮喘、肺水肿、发炎、过敏性休克、胃溃疡、心和脑缺血、皮炎、关节炎、过敏性鼻炎等症状。
关于支气管哮喘的治疗(4),过去鉴于支气管收缩是咳与喘的直接原因,所以多用舒张支气管的药物,例如异丙肾上腺素(Isoprenaline)、沙丁醇胺(Salbutamol)(注1)等肾上腺素神经β受体(Selectiveβ2-receptor)兴奋剂,以及氦茶碱(Aminophylline)(注2)类药物。开始应用这类药物时,认为具有神奇效用,因为以喷雾剂型式给药后,一、二分钟内即因支气管扩张而喘息症状立刻缓解。可是,以后经常用药后,疗效便逐步下降,反而使呼吸道的高反应性愈益加重。因为机体内肾上腺素神经本有调节支气管的功能,其β受体兴奋导致支气管舒张。多用这受体的兴奋剂后,机体的自我调节作用便逐步降低β受体的功能,这称为下调节(Downregulation)。因此以后再度发病而支气管收缩时,机体的神经已失去调节的本能。医学家把这现象归因为哮喘死亡率增高的原因,因而近年主张少用此类药物。
针对支气管哮喘的炎症本质,近年主张应用抗炎药物(5),以控制炎症。类固醇类激素(CortiCOSteroids)(注3)其中较新的药物有布地缩松(Budesonide)(注4)等,可消除呼吸道炎症,改善其阻塞,并减低呼吸道的反应性。这类药物起效较慢,患者往往错以为其效用不及支气管舒张药。并且,类固醇类激素的副作用较多,会损害体内的巨噬细胞,使其功能减退,从而因免疫力减退而使呼吸道易被感染。此外,色甘酸钠(Sodiumcromoglycate)(注5)可以口服方式给药,其作用主要抑制呼吸道黏膜因过敏原刺激而释放化学介质,并抑制嗜酸细胞、肥大细胞激活。
冬虫夏草有祛痰平喘的作用
有些中药也有一定作用,例如陈皮能理气健胃、燥湿、化痰、平喘。芸香草有助于慢性支气管炎。杜鹃素有祛痰作用。此外,还有报导用洋金花、热参、天仙子、山莨菪碱等治疗支气管炎或哮喘,但会产生口干、视物不清、排尿困难、干扰中枢神经等副作用。
冬虫夏草自古就认识到是补肾保肺的珍贵药物,产于雪山的高寒地区。在这地区名为蝙蝠蛾的一种彩蝶的幼虫在冬天潜伏于潮湿而温暖的土壤中越冬。一种虫草属真菌乘机进入幼虫体内寄生,于是幼虫体腔内的五脏六腑渐被真菌消耗殆尽,只剩下一具包裹菌丝的外壳。来年春暖花开时,菌丝便自幼虫尸体的头部长出,恍如土壤中长出的草,因而得名冬虫夏草。清代名著《聊斋》的作者蒲松龄见此奇异现象,因而记有:”冬虫夏草名符实,变化生成一气通。一物竟能兼动植,世间物理信无穷。古代医书记述:“肺为金脏,主呼吸之气和一身之气。吸入自然界清气,呼出体内浊气。诸气者,皆属于肺。”《本草从新》记载了冬虫夏草“甘平保肺,益肾止血,化痰已劳嗽。”古人经验的积累,启发了以冬虫夏草治疗支气管哮喘。只是冬虫夏草产于寒冷的高山,采集不易,产量有限,故十分珍贵。根据药理研究(6),以菌丝体灌流豚鼠的肺支气管,并以豚鼠的离体气管实验,结果都说明天然冬虫夏草能明显舒张支气管。此外,可增加小白鼠气管中酚红的分泌量。用乙酰胆碱刺激迷走神经,使豚鼠的支气管痉挛而产生哮喘症状,天然冬虫夏草或虫草菌的水提取液都能保护这动物避免产生哮喘症状。说明冬虫夏草有祛痰平喘的作用。动物试验还说明冬虫夏草有抗炎作用。用巴豆油诱发小白鼠产生水肿,冬虫夏草能明显减少耳部水肿。另用蛋清诱发大白鼠足爪产生水肿,冬虫夏草或茵丝体也能减轻足爪的肿胀。这些结果启示临床冬虫夏草治疗支气管哮喘的效能。
临床已经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试治许多气管疾病患者。慢性支气管炎患者服用冬虫夏草培养茵丝体后,咳嗽与咳痰都明显减轻,痰量明显减少,胸闷、气喘、气短等症状也都改善。嗣后每年深秋疾病多发季节便开始服用,病情便趋痊愈,即使到深冬严寒,症状也能控制。支气管哮喘患者服用冬虫夏草后,不再发作哮喘。支气管扩张症患者服用冬虫夏草两、三月后,咳痰明显减少,未再发生咳血。这些结果说明了用中国传统的补益肺肾两虚的药物治疗支气管哮喘,不但疗效良好,而且可避免西药的许多副作用。
注:文中图片均来自于网络。
参考资料:
1.殷凯生,江苏医药,;17;
2.杨玉,江苏医药,;17?
3.M.MisawaandS.Iwamura.Jap.J.Phannacol.;54:
4.徐金升,孙志学,河北医学院学报,;12;
5.P.J.Bames.NewEng.J.Med.;:
6.唐荣江等,中草药,;16:
7.张力,张自善,药学通报,;23:
注1——Salbutamol
副作用——
①某些病人偶有微弱之骨骼肌肉颤震,以手部为著(此力骨骼肌肉受直接影响所致,并非中枢神经系统受激刺)。
②若服用过量,周围血管可能扩大而引起心跳次数作力调整性轻微增加。
注2——Aminophylline氨基非林
用途——
①以静脉注射,产生利尿作用。
②兴奋心肌,治疗肺水肿。
注3——由肾上腺皮质分泌的21碳类固醇激素及其代谢物。主要有糖皮质激素和盐皮质激素两类。
注4——Budesonide
作用——类固醇制剂、作用于肺部,有局部抗炎作用,不致有系统,性类固醇副作用。
注意——肺结核或呼吸道受霉菌、病毒感染者使用本品要特别小心。
注5——
1.以附加之吸入器吸入,此口服有效。
2.使用本品,可将类固醇剂,支气管扩张剂減量。
3.妊娠初三个月之孕妇,以不用力宜。
人类因有梦想而伟大,我们因有爱而与众不同。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转载请注明:http://www.gzenglishtown.com/xyxxczmzl/520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