哮喘是生活中一种常见的呼吸系统疾病,很多患者深受折磨。
哮喘也是一种常见的冬病,可以用“冬病夏治”的思路来治疗。
冬为阴,夏为阳。“春夏养阳”,扶持阳气,是夏天养生的要诀,也是冬病夏治的理念。
冬病夏治,除了对已经有“冬病”的朋友有效,对于没有冬病的朋友,在夏天扶阳,也是最好的改善体质、预防“冬病”的好方法。
冬病夏治最常见的方法有泡脚、艾灸、贴三伏贴、喝夏至汤等。
今天,给大家介绍一下如何用艾灸,来“冬病夏治”哮喘、慢性支气管炎这一类虚寒性疾病。
哮喘、慢性支气管炎这类疾病在中医里,对应“咳嗽”、“哮证”、“喘证”、“痰饮”的范畴,属于肺系疾病,与外邪犯肺、内邪干肺等引起的肺失宣肃有关。
可以通过艾灸这几个穴位来治疗:大椎、定喘、膏肓、肺俞、命门、膻中、关元(尤其是老年朋友)、足三里、太溪、涌泉。
▼
穴位解析01大椎位于第7颈椎棘突下。艾灸大椎最大的作用就是提升阳气,阳气足才能够化寒湿。02定喘
经外奇穴,咳喘特效穴。穴位在背部,第七颈椎棘突下,旁开0.5寸处(大椎旁开0.5寸)定喘,穴如其名,安定哮喘。03肺俞
位于背部,在第三胸椎棘突下,后正中线旁开1.5寸。哮喘是一个肺系疾病。脏腑病可以选用相应的背俞穴。04膏盲穴
在背部,第4胸椎棘突下,旁开3寸,左右各一穴。膏肓对于肺系疾病,支气管炎、支气管哮喘、乳腺炎、各种慢性虚损性疾病。05命门
人体腰部,在第2腰椎棘突下凹陷处,后正中线上。06肾俞
在腰部,第2腰椎棘突下,左右各旁开1.5寸处。07膻中
前胸憋闷,此穴一般十几分钟即可08关元
任脉穴,脐下3寸。关元穴是元阴、元阳之关口,和合阴阳之门户。扶持元阳,阴阳调和,是慢性、虚寒性疾病恢复的基础。09足三里
足阳明胃经穴位,位于小腿外侧,犊鼻下3寸,胫骨外一寸。足三里是阳明经的大穴,尤其是中老年人,可以经常灸足三里。“常灸足三里,胜吃老母鸡”,艾灸足三里,能够生发胃气,健脾化湿,补益脾土。土生金,脾土足是肺系疾病恢复的基础。10太溪
在足内侧,脚内踝与跟腱之间的凹陷处。是肾经的原穴。11涌泉
位于足底部,蜷足时足前部凹陷处,在足底第2、3跖趾缝纹头端与足跟连线的前1/3与后2/3交点上,是肾经的起点。肺属金,肾属水,金水相生。尤其是哮喘、慢性支气管炎这类问题,迁延日久,久病及肾,更需要考虑肾经穴位。艾灸原则01取穴少而精
上面推荐11个穴位,不需要每次都灸到。
可以每次在每个部位的一组当中选一、两个穴位来灸,整体的取穴原则是少而精。
什么叫做部位呢?这几个穴分别位于人体的3个部位,即:背部:大椎、定喘、膏肓、肺俞、命门、肾俞
腹部:膻中、关元
下肢:足三里、太溪、涌泉
02上下配穴
操作的时候,要注意上下配穴。背、腹、下肢,就是一个很好的上下取穴的搭配。总的施灸原则是:先阳后阴,先背后腹,先躯干后四肢的顺序。03艾灸时长20分钟左右
艾灸时间方面,开始找不到灸感的时候,可以每穴艾灸10来分钟。习惯之后,可以每次灸15-20分钟。温度不要高,温煦的力量更好吸收。大家赶紧抓住夏天时机,扶阳化寒,守护自己和家人的健康~~GOODNIGHT
夏天,真的是极好的冬病夏治方式,扶持阳气、散寒化湿效果事半功倍,也是最好的益寿延年的好方法。为了让大家不要错过夏天艾灸好时机,6月21日(夏至),我们将邀请董寒老师给大家直播“夏至如何艾灸”,敬请转载请注明:http://www.gzenglishtown.com/xyxxczl/551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