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年五月的第一个周二是“世界防治哮喘日”,是由世界卫生组织推出的一个纪念活动,其目的是让人们加强对哮喘现状的了解,增强患者及公众对疾病的防治意识。今年的主题是“哮喘是能够控制的!”。
哮喘是一种呼吸道的慢性炎症疾病。这里所指的炎症,是一种“变态反应性炎症”,是由于机体的免疫反应而造成的组织损伤。肿胀和发炎是问题的主要部分,但并非全部。当呼吸道肿胀加剧,呼吸道內壁就会变得非常敏感,围绕气管的细小肌肉开始紧缩。这被称为“支气管痉挛”。哮喘的症状包括:咳嗽、喘息、气促、胸闷、呼吸困难,多在夜间和/或凌晨发作。哮喘发作多见于春秋季和气候变换,症状可以反复发作,可以由环境中的某些因素、运动、上呼吸道感染等诱发。儿童的第一次喘息绝大多数发生在3岁之前,有3次以上的喘息发作才会考虑是典型的哮喘。部分“咳嗽变异性哮喘”儿童,仅表现为慢性咳嗽,而没有典型的喘息。
影响儿童哮喘发病的困素是多种多样的,最相关的因素是生活环境的改变、变应原暴露的增加和遗传易感性。但遗传绝不是哮喘的唯一诱因,更无法解释近年来哮喘患病率的明显上升。如果将“遗传”比作哮喘发病的基础,那么环境问题就是“催化剂”。随着工业化社会的进程,全球大气、水、土壤污染日益严重,食品、生活日用品的化学制剂越来越多,这些对于哮喘易感儿童都是扱为不利,极易引起气道高反应性,最终引起儿童哮喘发病。
虽然哮喘是一种慢性疾病,不能得到根治。但是,可以通过长期规范的治疗使大部分患者病情得到良好或完全的控制。也就是说,哮喘患者是完全可以像正常人一样学习、工作和生活的。
1、确定过敏原及非特异性刺激因素,并设法脱离这些危险因素是防治哮喘最有效的办法。
2、合理规范使用控制哮喘病情的药物,也是维持哮喘临床控制的重要措施之一。
3、在接受这些药物治疗的同时,哮喘患者还需要学会监测病情,按时记录哮喘日记,学会使用万托林等急救药物,会进行简单自救等。此外,哮喘患者还可每月定期门诊复诊,向医生反映近期病情及药物使用情况,对哮喘控制方法等疑问与医生进行沟通,消除自身疑虑,从而实现哮喘病情完全控制。
哮喘治疗目标是“达到并维持哮喘临床控制”,包括:
1、无(或≤2次/周)白天症状
2、无日常活动,包括运动受限
3、无夜间症状或因哮喘憋醒
4、无(或≤2次/周)需接受缓解药物治疗
5、无哮喘急性加重
作者:王雅楠
排版:苏展琴
审核:南飞燕
往期精彩回顾
医院疫情期间探视规定医院荣获中国康复医疗机构联盟“医院”称号医院院长石秀娥荣获中国康复医疗机构联盟“医院管理者”称号家门口治愈白内障,“复明一号”手术车助安康的白内障患者重见光明!医院召开年度宣传工作培训会医院开展节前医疗安全检查医院年五一劳动节期间门、急诊工作安排青春之歌——中国共产主义先驱李大钊烈士夏明翰的红色家书一封朴实的感谢信道出浓浓医患情医院内分泌科举办“糖友关爱联盟行动”患者宣教会一起开启健康的生活方式!喜欢,就点个“在看”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转载请注明:http://www.gzenglishtown.com/xyxxcywzl/648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