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儿科哮喘门诊竟然预约了30多个宝宝前来就诊,在巡诊过程中,一位妈妈拉住我焦急地询问,“哮喘能治好吗?长期用激素对孩子有影响吗?我为什么没早点来带她看呢?我……”原来是当她听到宝宝确诊为“哮喘”的时候,忍不住伤心地哭了起来,那种焦虑和不知所措全部写在脸上。
我耐心地给她解释:“我非常理解你的心情,很难接受宝宝确诊“哮喘”的事实,但“哮喘”不像你想象得那么可怕,“哮喘”的本质是气道变态反应性慢性炎症,与宝宝的过敏体质有关,是可以控制的。”
听了我的解释,宝妈的心情逐渐恢复了平静,脸上的愁云逐渐散去。我看到是宣教指导的好时机,继续说道:“其实吸入激素没有这么可怕。吸入糖皮质激素治疗哮喘具有剂量小、作用快、直达病灶、局部抗炎作用强、全身不良反应少的优点。对减少哮喘急性发作是非常有效的。如果不及时合理用药,孩子因哮喘急性发作频繁入院,可能会影响孩子生长发育。并且一旦气道壁结构发生不可逆转的损害,即气道重塑,则会终生影响其肺功能。”宝宝妈妈不住地点头,接着我又给她指导了在家怎么给宝宝做生活护理。
这位妈妈的担心是所有哮喘患儿家长的共同反应,宝宝一旦诊断为“哮喘”,意味着会反复发作,长期治疗,而且一旦急性发作,宝宝非常痛苦,家长非常着急。
哮喘真的那么可怕吗?怎么预防哮喘发作?激素治疗影响大吗?
01何为儿童支气管哮喘?儿童支气管哮喘是一种以慢性气道炎症和气道高反应性为特征的异质性疾病,以反复发作的喘息、咳嗽、气促、胸闷为主要临床表现,常在夜间和(或)凌晨发作或加剧。呼吸道症状的具体表现形式和严重程度具有随时间而变化的特点,并常伴有可变的呼吸气流受限。
02儿童支气管哮喘发病机理?支气管哮喘是由多种细胞、包括炎性细胞(嗜酸性粒细胞、肥大细胞、T淋巴细胞、中性粒细胞等)、气道结构细胞(气道平滑肌细胞和上皮细胞等)和细胞组分参与的气道慢性炎症性疾病。这种慢性炎症导致易感个体气道高反应性,当接触物理、化学、生物、等刺激因素时,发生广泛多变的可逆性气流受限,从而引起反复发作的喘息、咳嗽、气促、胸闷等症状,常在夜间和(或)凌晨发作或加剧,多数患儿可经治疗缓解或自行缓解。
03儿童支气管哮喘的临床表现?⑴喘息、咳嗽、气促、胸闷为儿童期非特异的呼吸道症状。
⑵典型哮喘的呼吸道症状具有以下特征:
·诱因多样性:上感、过敏原暴露、剧烈运动;
·反复发作性:当遇到诱因时突然发作或呈发作性加重;
·时间节律性:常在夜间和(或)凌晨发作或加剧;
·季节性:常在秋冬季节或换季时发作或加重;
·可逆性:平喘药通常能够缓解症状、可有明显的缓解期。
⑶湿疹、变应性鼻炎等其他过敏性疾病病史,或哮喘等过敏性疾病家族史,增加哮喘诊断的可能性。
⑷哮喘患儿最常见异常体征为呼气相哮鸣音。
⑸哮喘患儿肺功能变化具有明显的特征。
04儿童支气管哮喘的危害?⑴慢性气道炎症反反复复的发作,严重时会出现致死性哮喘。
⑵影响患儿平时日常生活,包括学业、生活的质量都受到影响,甚至可对成年后工作和生活带来不便。
⑶后期严重的并发症。
05儿童支气管哮喘的治疗?·按需使用SABA是最有效的缓解药物,是所有年龄儿童急性哮喘的首选治疗药物;
·中重度哮喘或吸入SABA单药效果不佳时,可选联合吸入抗胆碱能药物;
·≥6岁儿童可使用福莫特罗和布地奈德单一吸入剂作为控制药物和缓解药物应用;
·抗炎药物为主,需持续使用,并适时调整剂量;
·低剂量ICS是各年龄阶段初级治疗的优选方案。
06激素治疗对孩子有影响吗?哮喘是儿童慢性呼吸道炎症性疾病。这种炎症用我们平时说的消炎药,也就是抗生素是不能解决的。这种炎症是非感染性炎症,主要靠激素才能消炎。因为这种炎症是慢性的,所以需要长期用药。
如果长期口服激素,会有一定的副作用,但吸入激素基本属于局部用药,气管局部用药,即能发挥局部的抗炎作用,起到精准靶器官治疗,又能减少全身副作用。是目前国际先进的治疗方法。所以只要在专科医生指导下,规范治疗是不会出现全身的副作用的。
经过多年研究,吸入性糖皮质激素的用药剂量仅为口服剂量的1/10~1/20,并且是阶梯治疗,药量逐渐减少,所以让人担心的HPA轴抑制、骨质疏松、儿童生长减慢、发胖等现象几乎很少出现。
07儿童支气管哮喘的家庭护理?哮喘宝宝尽量避免接触过敏原,保持室内空气新鲜、流通,室内湿度40%~50%。床单、被褥及贴身衣物选择纯棉制品,定时清洗、阳光暴晒,避免使用毛毯、地毯。
勿养宠物,在花粉季、雾霾天气尽量减少户外活动或做好防护等。还要鼓励孩子参加体育锻炼,增强体质,减少呼吸道感染的发生,从而减少哮喘发作的次数。
08如何预防儿童支气管哮喘发作?(1)提倡自然分娩,鼓励母乳喂养。
(2)出生1年内婴儿尽量避免使用广谱抗生素。
(3)避免诱发哮喘发作的因素和方法。
(4)做好自我检测,制定哮喘日记。
(5)加强体育锻炼,增强体质。
参考文献:
[1]中华医学会儿科学分会呼吸学组,《中华儿科杂志》编辑委员会.儿童支气管哮喘诊断与防治指南(年版)[J].中华儿科杂志,,54(3):-.
[2]苏苗赏,李昌崇.儿童哮喘的异质性与靶向治疗研究进展[J].中华医学杂志,,(6):-.
[3]于靖波.成人和儿童支气管哮喘患者急性发作管理差异[J].中华结核和呼吸杂志,,43(9):-.
[4]中华儿科杂志编辑委员会,中华医学会儿科学分会呼吸学组,中国医师协会儿科医师分会儿童呼吸专业委员会.儿童支气管哮喘规范化诊治建议(年版)[J].中华儿科杂志,,58(9):-.
作者简介文章作者:张翠张青云作者单位:医院泗水院区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转载请注明:http://www.gzenglishtown.com/xyxxcywzl/524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