群众利益无小事,一枝一叶总关情。上海司法行政各单位扎实开展“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切实解决基层的困难事、群众的烦心事,把工作做到老百姓心坎上,推动基层工作深入群众、深入人心。
戒毒
近日,为进一步推进队伍教育整顿和党史学习的教育,将成果转换到“我为群众办实事”的工作成效上,青东所团委禁毒宣讲志愿者前往上海政法学院开展“无毒青春健康生活”禁毒知识宣传活动。
戒毒警官结合具体的事例,以多角度、多维度、有温度等方面讲解了禁毒法律知识,以案释法,以法论事,并结合工作实际,深入浅出地给同学们剖析了毒品的危害,使同学们深切地感受到要远离毒品。
点击阅读原文
矫正
4月12日,浦东新区高科西路社区矫正中心举行了一场特殊的“三师助一”社区矫正黄丝带帮教活动。矫正对象的父亲及两个孩子来到了活动现场,在这不一样的心情下,现场的全体人员用最真诚的热心帮助、感召着郑某。
郑某对选派民警及民盟老师表达了真诚的谢意,并表示通过此次活动的开展,自己的思想认识上发生了巨大的转变。
点击阅读原文
金山区社区矫正管理局将“我为群众办实事”与矫正安帮业务工作有机结合,从最困难的群众入手、最突出的问题着眼、最基础的工作抓起,在解决群众急难愁盼问题、提升政法队伍建设、维护社会平安稳定上下功夫,以实际行动践行司法为民宗旨。
心贴心“互动式”交流
解决“一层纸”问题
“亲友帮教团”是金山区近年来开展的一项特色矫正工作,通过发挥社区矫正对象亲友“身边人”“耳旁风”的优势,协助社区矫正机构做好日常教育监督。近期,金山区社区矫正管理局在深入开展“我为群众办事”实践活动中发现部分矫正对象亲友对相关工作比较陌生,对社区矫正日常监管流程比较模糊,对象亲友与社区矫正工作隔了“一层纸”。
为此,4月21日下午,金山区社区矫正管理局开展社区矫正开放日活动,主动构建完善亲友参与社区矫正工作的“服务链”。活动共邀请10多名社区矫正对象亲友代表参加。
面对面“便捷式”沟通
解决“百公里”问题
今年2月底,石化街道司法所工作人员在社区走访中,了解到石化十村居民老冯的儿子冯某在江苏某监狱服刑,两地相距近公里,加之疫情防控需要,老冯已经近一年未曾与儿子见面。
工作人员了解情况后,及时与监狱方取得联系,按规定办理了手续。3月3日上午,老冯夫妇在工作人员的帮助下,依托“智慧矫正”系统,成功与服刑中的儿子冯某实现了“面对面”探视。
今年以来,金山区社区矫正管理局通过远程视频会见机制,成功实现了12人次远程探视。
实打实“多元式”服务
解决“万分急”问题
“奚老师,我最近情况都挺正常的,就是和儿子的关系比较紧张,孩子学习成绩不太好,自己帮不上忙......真怕他走上我的老路。”这是朱泾镇刑释解教人员黄某在2月底帮教交流中向安帮社工吐露的一段话。由于“两类人员”普遍存在学历低、亲子关系紧张等情况,对其未成年子女的学习、生活、相处等问题已成为“两类人员”最为关心和亟待解决的愁事。
金山区社区矫正管理局积极落实“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依托“草儿青青润金山”等品牌项目,有针对性地开展了如“学业助力跑”“法治石头画”等一系列未成年人活动,使本区“两类人员”未成年子女的学业、法治意识、亲子关系有了明显改善。
点击阅读原文
公证
近日,长宁公证处深入组织开展“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切实为群众办实事解难题,立足本职岗位为人民服务,从最困难的群众入手、从最突出的问题抓起、从最现实的利益出发,切实解决基层的困难事、群众的烦心事。
年4月,黄某急需出售一套房产,但因自己糖尿病并发症引起哮喘,需要保持吸氧,无法亲自前往办理出售房产的相关事宜,故而想要向公证处申请上门办理委托书公证,关系人蒋女士就抱着试一试的心态来长宁公证处寻求帮助。公证员徐明在了解基本情况后,秉持着公证为民的工作理念,在合法合规的前提下,尽快安排了一次上门办证,并顺利完成了所有相关手续。蒋女士满怀感激之情将一面印着“为民办事关怀备至,为民排忧情深似海”的锦旗送至长宁公证处,以表达自己的感谢。
同月,朱女士将印有“尽心尽责服务周到”的锦旗赠予公证员徐明。日前,朱女士前来公证处接待大厅咨询办理遗产继承公证的相关手续及流程,其中被继承人的母亲欲办理放弃继承声明书公证,但是因车祸术后尚未痊愈,卧床而无法来到公证处申请办理。考虑到当事人实际情况较为困难,公证员徐明主动提出上门为当事人办理上述公证,在确认当事人意思表达真实清晰之后,为其高效地完成办理。
点击阅读原文
黄浦
4月13日上午,黄浦区瑞金二路街道联合多部门,医院周边残疾车违法行为重拳出击。
据了解,无牌上路、逆向行驶、随意闯红灯、违法营运,残疾车的种种违法行为,医院周边的交通秩序,还对市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带来威胁。
为推进文明城区建设,改善道路交通环境,维护市民群众人身安全,瑞金二路街道社管办和城运中心牵头,组织黄浦区交警支队机动大队、瑞金二路派出所、区残联、医院保卫科、街道司法所、服务办、第三城运工作站等多部门,对医院周边无牌无证、非法营运的残疾车开展集中整治。
点击阅读原文
虹口
为贯彻落实政法队伍教育整顿的部署要求,将教育整顿的效果落脚在为民服务上,虹口区公共法律服务中心从细处着眼、小处着手,落细落小,多积尺寸之功,不断深化“我为群众办实事”工作成效。
一、从“见面办”到“指尖办”,“一网通办”让群众“零跑腿”
4月16日,北京观韬中茂(上海)律师事务所行政人员电话询问如何不到现场办理律师执业证注销手续,接线工作人员告知其可以通过上海“一网通办”平台,完成申请文书下载、信息填写提交、电子证照上传、物流下单等一系列流程,并对各步骤的操作进行详细指导。当天,律所行政人员就完成了网上申请和纸质材料物流报送,收到物流送达的材料后,审批窗口工作人员立刻进行审查,经核对符合律师执业证申请注销的条件,于是当场办理了该事项并将审批书面文书寄回律所。无需携带一叠材料奔赴现场,只需远程动动手指网上办理,离不开不断发掘和利用“一网通办”这一全流程一体化的在线政务服务平台的便利功能。
二、从“一窗一办”到“一窗多办”,铺平群众办事“最后一米”
近日,虹口区公共法律服务中心将办理类窗口从分领域的单业务窗口升级为无差别的多业务窗口,以前群众到了办事大厅,还要根据指引去寻找、去摸索具体到哪一个窗口办事,现在群众到了办事大厅,到任一办理业务类窗口,就可以等着拿结果。“一窗办一事”变“一窗办多事”,各办理类窗口也相应地实现了从毫不相关到联动补位的变化,有效避免了以前一个办理窗口没人,另一个办理窗口排长队的现象,进一步提升了办事群众的体验感。
三、从“准点下班”到“延时服务”,打通服务群众“最后一分钟”
午休时间能来咨询律师吗?下班前一分钟才赶到现场还能申请法律援助吗?行政审批可以选择时间办理吗?答案是来访群众不做选择,全部都要。服务加速度、便民有温度,虹口区公共法律服务中心推出午间服务、延时服务、预约服务,让群众办事不像“赶集”一样:针对群众需求量最大的律师咨询事项,工作日午休时间统筹安排值班律师吃饭时间,确保服务不中断;针对申请人数较少的法律援助事项,对已到下班时间尚未办好的事项和下班时间前已赶到现场的办事人员,继续提供延时服务;针对律师和律所行政人员办事时间相对灵活的特点,行政审批事项可通过选择不同的预约时间段错峰办理。
点击阅读原文
宝山
3月30日,宝山区司法局开展“我为群众办实事”之送法进社区活动,司法局工作人员及基层法律服务者,深入到红旗街道红远社区及特殊人群家中提供送法上门服务。
活动过程中,详细了解社区存在的法律问题,并对现阶段开展的政法队伍教育整顿工作进行交流,征求对司法行政队伍的意见建议,并对来往群众发放了宣传资料,基层服务者现场解答了群众生活中遇到的问题,为群众答疑解惑,普及法律知识。共发放宣传资料余份,接受咨询10人次。
同时,积极深入到红远社区特殊人群家中进行走访,该人员为宝山区社区矫正对象,家庭困难且身体情况特殊,宝山区司法局工作人员详细询问了近段时间的生活状况、思想状态、签到情况,同时为社区矫正对象送去了法律知识,给予法律教育帮扶,并征求对宝山区司法局工作的意见建议,通过走访切实增强在管社区矫正对象的服刑意识和法治观念。
点击阅读原文
嘉定
4月7日下午,嘉定区司法局党委联合相关职能部门举行了以“法治为民办实事普法惠民进行时”为主题的年嘉定区“4.8法宝服务日”集中行动暨“我为群众办实事”全区普法依法治理系列活动项目发布启动仪式。
活动中,围绕建党周年、民法典宣传、提升人民群众对法治建设的获得感和满意度等重点,启动发布了6项“我为群众办实事”全区普法依法治理系列活动项目。践行“法治为民办实事”宗旨,进一步扩充优化营商法治保障队伍,成立了“嘉定区优化营商环境法治保障共同体专家咨询团”。同时,为申骏、明识、兰盾、萃群四家区党员律师公益普法工作室授牌,下一步公益普法工作室将针对群众
转载请注明:http://www.gzenglishtown.com/mxxczl/882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