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选题
1.下列属于阿片生物碱类镇痛药:
A.吗啡B.哌替啶C.可待因D.阿托品E.美沙酮2.关于吗啡说法正确的是:
A.口服后易从胃肠道吸收,但首过消除强B.游离型吗啡以肺、肝、肾和脾等血流丰富的组织中分布浓度最髙C.吗啡仅有少量通过血脑屏障,但足以发挥中枢性药理作用D.常注射给药E.可经乳腺排泄,也可通过胎盘进入胎儿体内3.关于吗啡镇痛作用说法正确的是:
A.主要与其激动脊髓胶质区、丘脑内侧、脑室及导水管周围灰质的阿片受体有关B.对神经性疼痛的效果较好C.对绝大多数急性痛和慢性痛的镇痛效果良好D.对持续性慢性钝痛作用大于间断性锐痛E.吗啡一般不用于治疗急性锐痛4.属于吗啡的药理作用是:
A.镇痛、镇静、镇咳B.免疫抑制C.呼吸抑制D.降低子宫张力E.吗啡降低心率5.关于吗啡的临床应用正确的是:
A.可缓解或消除严重创伤、烧伤、手术等引起的剧痛B.晚期癌症疼痛C.对内脏平滑肌痉挛引起的绞痛,如胆绞痛D.左心衰竭突发急性肺水肿所致呼吸困难E.用于减轻急、慢性消耗性腹泻6.一病人吗啡中毒,临床上不会出现的症状:
A.昏迷B.瞳孔扩大C.针尖样瞳孔D.血压下降E.尿失禁答案与解析
1.AC。
解析:(1)该题考察的是药理学-镇痛药的知识点。(2)阿片受体激动药包括阿片生物碱类镇痛药和人工合成类镇痛药,前者包括吗啡和可待因(故AC对),后者包括哌替啶、美沙酮、芬太尼等(BE错)。阿托品是M胆碱受体阻断药(故D错)。
2.ABCDE。
解析:(1)该题考察的是药理学-镇痛药-吗啡的知识点。(2)口服后易从胃肠道吸收,但首过消除强,生物利用度约为25%,常注射给药(AD对)。本品吸收后约1/3与血浆蛋白结合,游离型吗啡迅速分布于全身各组织器官,尤以肺、肝、肾和脾等血流丰富的组织中浓度最髙(B对)。本品脂溶性较低,仅有少量通过血脑屏障,但足以发挥中枢性药理作用(C对)。吗啡主要以吗啡-6-葡萄糖醛酸的形式经肾排泄,肾功能减退者和老年患者排泄缓慢,易致蓄积效应,少量经乳腺排泄,也可通过胎盘进入胎儿体内(E对)。
3.ACDE。
解析:(1)该题考察的是药理学-镇痛药-吗啡的知识点。(2)吗啡具有强大的镇痛作用,对绝大多数急性痛和慢性痛的镇痛效果良好,对持续性慢性钝痛作用大于间断性锐痛,对神经性疼痛的效果较差(B错,CD对)。镇痛作用主要与其激动脊髓胶质区、丘脑内侧、脑室及导水管周围灰质的阿片受体有关(A对)。但是对于诊断未明前慎用,以免掩盖病情而延误诊断(E对)。
4.ABCD。
解析:(1)该题考察的是药理学-镇痛药-吗啡的知识点。(2)①吗啡作用于中枢具有“三镇一抑制”的作用,镇痛、镇静、镇咳,呼吸抑制(故AC对)。②吗啡降低子宫张力(D对)、收缩频率和收缩幅度,延长产妇分娩,故吗啡不能应用于分娩止痛。③吗啡对免疫系统有抑制作用,包括抑制淋巴细胞增殖,减少细胞因子的分泌,减弱自然杀伤细胞的细胞毒作用(B对)。④吗啡对心率及节律均无明显影响,能扩张血管,降低外周阻力(E错)。
5.ABDE。
解析:(1)该题考察的是药理学-镇痛药-吗啡的知识点。(2)吗啡对多种原因引起的疼痛均有效,可缓解或消除严重创伤、烧伤、手术等引起的剧痛和晚期癌症疼痛(AB对);对内脏平滑肌痉挛引起的绞痛,如胆绞痛和肾绞痛加用M胆碱受体阻断药如阿托品可有效缓解(C错);吗啡扩张外周血管,降低外周阻力,减轻心脏前、后负荷,有利于肺水肿的消除,故对于左心衰竭突发急性肺水肿所致呼吸困难(心源性哮喘),可迅速缓解患者的气促和窒息感,促进肺水肿液的吸收(D对)。吗啡可提高小肠及大肠平滑肌张力,减弱推进性蠕动,延缓肠内容物通过,促使水分吸收增加,并抑制消化腺的分泌;提高回盲瓣及肛门括约肌张力,加之对中枢的抑制作用,使便意和排便反射减弱,故适用于减轻急、慢性消耗性腹泻症状,可选用阿片酊或复方樟脑。
6.BE。
解析:(1)该题考察的是药理学-镇痛药-吗啡的知识点。(2)吗啡过量可引起急性中毒,主要表现为昏迷、深度呼吸抑制以及瞳孔极度缩小(针尖样瞳孔),常伴有血压下降、严重缺氧以及尿潴留(故选BE)。
点击“阅读原文"进入21三支备考群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转载请注明:http://www.gzenglishtown.com/mxxczl/469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