钱江晚报·小时新闻通讯员祝姚玲呼哧呼哧……强强才5个月大,喘息声却在几米外都能听到。“孩子一直在吃药,怎么哮喘还是不见好,越来越重了呢?”强强妈妈急坏了,从老家回到杭州后,第一时间就带他来到浙江大医院。图片来源:视觉中国一直吃着药,病情却加重,医生怀疑强强并非哮喘,而是另有原因。进一步的检查印证了医生的猜测。“强强得的是一种罕见疾病,我们称之为气道狭窄。他的气道直径只剩下约2-3毫米,只有同年龄孩子的1/3,就比针孔大一点点。气喘、咳嗽都与这有关,而非哮喘引起。”浙大儿院儿童内镜中心吴磊副主任医师介绍说。手术前强强气道直径仅有约2-3毫米气道“扩建”三次,呼吸终于不堵了找到病因后,强强的气道被成功“扩建”。吴磊医生把他的气道从直径约2mm扩到约6mm,“扩建”后强强的气道终于不再堵了。“这种病,很难一次搞定,疏通后又会变窄,一般都要进行好几次。”吴磊副主任医师介绍,从3月到6月,强强前前后后被“疏通”了三次,6月份来复查的时候,距离上次“疏通”已有1个月,终于不再变窄,意味着真正治好了。吴磊医生和同事在为强强进行内镜微创手术“放以前,小朋友要受很多苦,医院先进的仪器和技术,小孩免遭很多罪,损伤也小、恢复也快。”吴医生介绍,气道“扩建”手术要采用激光、冷冻、球囊扩张等多种治疗手段,操作过程中会用到软式呼吸内镜、激光治疗仪、冷冻治疗仪等多种设备,复杂程度高,医院才能配备;尤其是软式呼吸内镜下的介入治疗,医院难以实现,需要到综合实医院才能完成。“因此,此类疾病医院。如若不然,就要行气管切开术,对患儿损伤太大,易复发。”吴医生补充说,为进一步做强、做专,浙大儿院年12月成立了专门的内镜中心,能够更好地为患儿开展各种规范化的内镜诊断及微创治疗。小心这些气道罕见病,长期当哮喘治很危险吴医生介绍,气道狭窄是一种罕见病,浙大儿院每年都会收治几例,他们在来院前往往被诊断为哮喘,误诊率很高。一则因为病症上很相似,都是阵发性咳嗽,喘不上气,呼吸声重;二则因为诊断时需要结合CT气道三维重建和气管镜等深层次检查来做综合判断,不仅需要先进的仪器,还需要有这方面临床经验的医生。吴医生说,除了气道狭窄,气道相关疾病还有气道异物、气道软化、心血管畸形压迫引起的气道狭窄等,都不是哮喘病,却很容易被误诊为哮喘,会耽误病情甚至危及生命。“比如强强,如果没有找到病因做精准治疗,可能会住进重症监护室,上呼吸机进行插管治疗。”吴磊副主任医师说,如果孩子哮喘治疗效果不佳,反复发作,家长就要引起警惕,带孩子来做必要的排查。本文为钱江晚报原创作品,未经许可,禁止转载、复制、摘编、改写及进行网络传播等一切作品版权使用行为,否则本报将循司法途径追究侵权人的法律责任。
转载请注明:http://www.gzenglishtown.com/byxxczl/930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