哮喘又名支气管哮喘,是哮(以呼吸急促,喉间有明显哮鸣声为主)与喘(以呼吸困难为主)的结合。此病也是较常发易见的慢性呼吸系统病症,以青少年群体居多和秋冬两季较为常发。引发此病有一定的遗传基础,再加上后天身体受到某些过敏、感染、过度劳累及精神因素的影响。此病-般有发作期与缓解期两个阶段,药酒治疗以缓解期为主,但值得注意的是,凡过敏性哮喘者不宜用药酒治疗。
[症状表现]
发作期:发作前有流鼻涕、咳嗽、打喷嚏和胸闷等不适感反应,继而出现呼吸急促、咳嗽痰白、双肺能闻到明显的哮鸣音。缓解期:喘息发作缓解,仍有胸闷、痰多,时有咳嗽,多属肺脾肾虚弱。
核桃仁10颗,白糖60克,黄酒克。
核桃仁捣碎为泥状,加人白糖与黄酒,充分调匀,放于锅内,文火加热慢煮10~13分钟,离火候凉即可。
每天2次,每次1剂。
温补肾阳,纳气平喘。主要适用于肾虚所致的久喘。
核桃仁是冬季养生之品,主要功效为温肾补阳,可有效治疗肾阳虚弱、精血不足之证,甘润而入肺经,又能滋肺止咳,不过药力较缓,借助于黄酒的宣化与活血功能,增强其纳气定喘之力,故对肾虛引起的久咳不愈收效较好。炒紫苏子克,紫苏叶克,陈皮克,大枣27克,米酒0克。
以上四药去杂,放于砂锅内,倒人米酒,盖好盖,文火加热慢煮至0克,离火候冷,装瓶即可。
温服。每天2次,每次40~50毫升。肺虚久咳者忌用。
[功效]降气平喘。主要适用于肺寒上逆之咳喘、痰多、胸闷等。
紫苏子与紫苏叶为君药,其中紫苏子能润降肺气。消痰止咳;紫苏叶温辛表,能宣肺气、散风寒,适用于肺寒咳嗽。两紫之外,陈皮能燥湿理气,化痰止咳;大枣可温补中气。各药配合,药效酒性直达病所。
蛤蚧3只,人参14克,50度白酒克。
[制备I两药捣碎,纱布袋装好,扎紧口,浸于酒中,密封8~10天,开封取澄清液饮用。
冷服。每天早晚各1次,每次25毫升。
补肺益肾,定气平喘。主要适用于肺肾两虚所致的哮喘(症状:喉中有哮鸣声、肢体泛冷酸软、气短头晕等。)
方中人参和蛤蚧均有补益的作用,其中,人参享有“气中之要药”的美称,能调补全身元气,有效补脾益肺,生津止咳;蛤蚧善温肾调元,又兼可纳气平喘。二药相合,使肺肾同补,可有效改善肺肾双虛症状,而酒能温通血脉,宣肺利咽,可助药势。
川椒90克,60度白酒克。
川椒去净杂质,用纱布袋包好,浸泡于酒中,密封12~14天,开封后去药袋,澄清即可。
温服。每天2次,每次10~15毫升。
温肺散寒平喘。主要适用于寒性哮喘之气短气急、肢体较寒、畏冷等。
阴虚火旺者忌用;孕妇慎用。
川椒即花椒,是居家调味之品,辛而主入脾胃经,能温里散寒,调脾理胃,对脾胃虚寒之症如腹痛腹泻等疗效明显,同时兼入肾经,热而助肾阳,能改善肢冷;浸入酒中,酒力可引药上行至肺,散寒温肺以定喘,有效缓解身体虚寒、气短等症状。
桑白皮克,薄荷80克,米酒克。
药材去杂质,切碎,浸于米酒中,密封6天,取酒液饮服。
冷服。每天3次,每次15~20毫升。
清肺止喘。主要适用于肺热之咳喘、发热气粗、痰液色黄且黏、口渴等。桑皮薄荷酒。
桑白皮性寒,是常用的清肺火、止肺咳的药材,可清热泻火、化痰止咳,能有效改善肺热咳嗽;薄荷是清凉解表、清热利咽的良品。二药以米酒为溶媒,入口清爽而药效俱在,是理想的清肺止咳之方。
转载请注明:http://www.gzenglishtown.com/byxxczl/674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