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省气象局发布寒潮蓝色预警,预示着今冬首场寒潮来袭,整个齐鲁大地美丽且“冻”人,与寒潮相伴而来的是宝贝咳嗽、喘息症状也出现了,这令家长头疼不已。门诊上有的家长焦虑的向医生诉说“我孩子好久都没喘过了,怎么突然又喘了!”别担心,防治儿童哮喘,中医有办法。
首先我们应该了解什么是哮喘
哮喘是儿童时期常见疾病,据调查研究显示,近年来我国儿童哮喘总患病率为3.3%,且患病率有上升趋势。哮喘以反复发作性喘促气急,喉间哮鸣,呼气延长,严重者不能平卧,张口抬肩,口唇青紫为特征,常在清晨或夜间发作或加剧,多数孩子经正确治疗与调护后,随年龄增长可痊愈,若哮喘反复发作,损伤气道,可迁延不愈。
中医认为哮喘的发病是由内因与外因共同作用形成,内因包括肺、脾、肾三脏不足,痰饮内伏以及先天禀赋遗传因素;外因包括外感邪气、接触异物、饮食不慎、劳倦所伤,情志失调等,故《证治汇补?哮病》载“内有壅塞之气,外有非时之感,膈有胶固之痰,三者相合,闭拒气道,搏击有声,发为哮喘”。
么样的宝宝容易得哮喘呢?先天禀赋不足的孩子是高危人群,主要包括以下情况:
1.有家族遗传史:如父母有哮喘病史、过敏性疾病史,家中老人有慢阻肺、长期慢性咳嗽等呼吸系统疾病。
2.孩子既往有食物、药物、气体过敏,婴儿时期有湿疹病史。
3.早产儿、剖宫产、非母乳喂养的儿童。
4.过敏性鼻炎、鼻窦炎、腺样体肥大、荨麻疹等过敏体质的儿童,过敏体质儿童多有面白无华、长睫毛、蓝巩膜、鼻根青、黑眼圈(水环)等特点。
哮喘有什么表现?
哮喘常以喷嚏、咳嗽为先兆症状,发作时多表现为喘息、气促、胸闷、咳嗽,严重者表现为不能平卧,烦躁不安,口唇青紫,但有的哮喘仅表现为咳嗽(咳嗽变异性哮喘)或胸闷(胸闷变异性哮喘),因其发作的不典型性,常常被家长忽略。
喷嚏咳嗽胸闷烦躁喘息
哮喘有什么为危害?
1.哮喘反复发作在增加家庭经济负担的同时会使患儿出现疲劳、头晕等不适症状,导致患儿缺课,成绩下降,产生自卑、失望、烦躁易怒等不良情绪,造成父母焦虑,扰乱家庭正常生活,影响家庭幸福。
2.哮喘反复发作,对气道形成不可逆损伤,影响心、肺功能,增加成年后慢性阻塞性肺病、肺气肿、肺源性心脏病等心、肺系疾病发病的风险。
3.哮喘持续状态不能及时控制可导致机体缺氧,严重者可引起呼吸衰竭或猝死。
为什么我的孩子好久都没有犯哮喘了,这次突然又犯了?
中医认为哮喘伏痰的产生与肺、脾、肾三脏功能失常有关,《证治汇补·痰证》云“肺为储痰之器,脾为生痰之源”,节斋云:“痰之本,肾也“,小儿为“稚阴稚阳”之体,机体柔嫩,脏腑娇嫩,无论是形体还是生理功能上都未发育完全,其中肺脾肾三脏功能尤为不足,三者功能失调,影响水液代谢,导致痰饮停滞,形成了一颗名为“伏痰”的炸弹,而天气骤变、受热受凉、过敏物质则为导火索,当患儿感受这些外邪时,就会引爆这枚炸弹,导致哮喘发作。近日寒潮来袭,儿童冷暖不能自调,故寒邪引动体内伏痰,发为哮喘。
孩子得了哮喘,该怎么办呢?
朱丹溪提出哮喘“未发以扶正气为主,既发以攻邪气为急”的治疗原则。哮喘的治疗根据发作期、慢性持续期与缓解期的分期有不同的治疗方法。
1.发作期:哮喘发作期应立即缓解症状,中医以“攻邪治标”为原则,分辨寒热虚实而随证施治(如寒邪温之,热邪清之,痰浊涤之,表邪散之,气逆降之等),选择相应的中药口服,可减少患儿因哮喘住院、静脉输液次数。
2.慢性持续期:此期多为正虚邪恋,虚实夹杂,临床表现为患儿静时不喘,受到外界干扰(如天气变化、情绪波动、剧烈运动等),则会喘鸣发作。治疗上当攻补兼施,儿科国医大师王烈教授提出以泻肺祛痰、调补脾肾为原则处方用药可减少哮喘发作频率、改善哮喘症状。
3.缓解期:应补肺固表,补脾益肾,减少哮喘发作次数,中医以“扶正治本”为原则,提倡内外并治,内可用膏方调补身体。外可选择伏九贴等外治方法,以鼓舞正气,预防哮喘。
小贴士:三伏贴与三九贴是依照中医“春夏养阳,秋冬养阴”、“冬病夏治”等理论进行的传统外治疗法。儿童为“稚阴稚阳”之体,秋冬季节,气候寒冷,温度变化快,人体阳气易不足,更容易患病。
三伏贴是在一年中阳气最旺的“三伏天”选取人体相关穴位敷贴辛热温阳药物,扶助人体阳气,提高机体防病抗病能力。
三九贴是三伏贴的巩固与加强,在一年中最冷的时候在人体相关穴位敷贴辛热温阳药物,激发机体阳气,促进经络通畅,气血调和,预防治疗儿童常见肺脾肾疾病,调节机体免疫能力,增强机体抗病能力。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转载请注明:http://www.gzenglishtown.com/xyxxczlyw/596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