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论文
您现在的位置: 心源性哮喘治疗 >> 心源性哮喘治疗药物 >> 正文 >> 正文

射干麻黄汤治疗咳嗽变异性哮喘

来源:心源性哮喘治疗 时间:2021-2-10

郭某,女,62岁。年12月07日就诊于花园路馆。

主诉:咳嗽2月。

现病史:患者2月前受凉后出现咳嗽不止,呈阵发性呛咳,气候变化及夜间咳嗽加重,每次发作感咽喉部不适,随之出现持续呛咳,数分钟后逐渐缓解,自服抗生素效果不明显,至医院就诊,给予孟鲁司特钠、氨溴索等药物治疗,仍无明显改善。为求中医药治疗,经亲友介绍,来馆就诊,刻诊:咽部风痒感,阵发性呛咳,咳嗽气急,面部憋胀感,偶有少量白色粘液。数分钟后逐渐缓解,含咽少量温水,咽部舒适后,咳嗽消失。每天发作十数次,夜间加重,影响睡眠。无明显寒热倾向,无口干口苦。饮食可,二便调。

既往个人史:体健。

四诊:神清语利,思维清晰,胸廓对称,无三凹征,呼吸音可。舌质淡,苔白浊,脉沉濡。

诊治思路:患者感受风寒后起病,以“阵发性咳嗽”为主,相关检查排除感染疾患,结合临床表现,符合“咳嗽变异性哮喘”的诊断。四诊合参,患者外受风寒,里有水饮,水寒激荡,发为咳嗽。辨证以里饮为主,外寒为辅。(1)六经辨证:太阳太阴合病夹饮。(2)其他辨证:外寒里饮证。

诊断:中医诊断:咳嗽。西医诊断:咳嗽变异性哮喘

治则:散寒解表温肺化饮

处方:射干麻黄汤、半夏厚朴汤、苓甘五味姜辛夏杏汤加减。

首诊处方:.12.07

嘱服药期间禁牛奶、辛辣。

二诊处方:.11.14

服药后咳嗽减轻一半,夜间咳嗽明显好转。仍有少许白粘痰,不易咳出。外寒解,体内寒饮仍未除,予苓甘五味姜辛夏杏汤合半夏厚朴汤加减。

服药7剂,诸症皆除。

电话随访,咳嗽一直未再复发。

诊后思考:

(1)随着环境及体质的改变,目前咳嗽变异性哮喘的发病率愈来愈高,尤其是城市供暖环境下,人体在冬季抗邪的能力普遍下降,容易造成寒邪外束,甚至直中肺络,造成寒饮伏肺的情况,水寒激荡,容易出现反复发作的咳嗽。此类咳嗽具有“风、寒、饮”三者合力致病的特点,虽不致危机生命,但是容易反复发作,迁延不愈。

(2)此类咳嗽,部分专家主张以“风咳”命名,因其发病特点确实符合“风性善行而数变、时发时止”的特点,临床中用祛风解表、解痉平喘的荆芥、防风、地龙、僵蚕等药物,效果确切。

(3)此类咳嗽,从现代医学角度,与支气管哮喘的发生机理大致相同,但轻重程度不同。部分患者因为“哮喘”二字,颇为纠结,需做好临床解释。咳嗽变异性哮喘就是发生在气管的过敏反应,更容易被患者所接受。

(4)该患者的治疗过程中,经方治疗为主,以射干麻黄汤、半夏厚朴汤、苓甘五味姜辛夏杏汤加减化裁,兼用百花散、地龙等解痉平喘药物。一味石膏,颇显另类。“痞坚之处,必有伏阳”,患者寒饮内伏,存在郁而化热的机转,少量石膏既能防主要辛燥,又能解凝开郁。

(5)射干麻黄汤与小青龙汤均是临床中治疗哮喘、咳喘的常用方剂,均属外寒里饮证,具体应用差异,可仔细玩味,不再赘述。

山东济南宽厚里

庚子年己丑月戊午日

年1月10日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http://www.gzenglishtown.com/xyxxczlyw/5114.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