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入春季以来,因呼吸道感染而就医的患儿明显增多,其中,让家长最头痛的,就是“小儿哮喘”。哮喘是儿童中常见的一种慢性疾病,严重影响孩子的身心健康。今天,是第十八个世界哮喘日。市妇幼保健院儿科专家提醒广大家长,要重视小儿哮喘的防治,提高认识,做到早确诊,早治疗。
孩子“假”感冒一个月竟是哮喘惹祸
雯雯(化名)今年五岁多了。前段时间,雯雯的妈妈看天气不错,就带着孩子外出游玩,回来后,她发现女儿流清鼻涕,打喷嚏,咳嗽,以为是着凉感冒了。便给孩子吃了感冒药。谁知“感冒”有所好转,可咳嗽却加重了。尤其在晚上睡觉时,孩子咳嗽剧烈,有时还莫名其妙地突然从睡眠中咳醒。
无奈之下,她带女儿前往市妇幼保健院,该院儿科医生通过肺功能检查发现,雯雯可能并不是单纯的感冒,而是一种变异性哮喘。
市妇幼保健院儿科副主任医师胡艳霞谈道,咳嗽变异性哮喘大多由感染诱发,持续时间在1个月以上,抗生素治疗无效,而通过拍片检查,没有明显肺炎、支气管炎的症状,激素治疗有效,通过肺功能检查,一般可以判定为咳嗽变异性哮喘,它是引起儿童尤其是学龄前儿童慢性咳嗽的常见原因之一。
“咳嗽变异性哮喘很容易和感冒、肺炎相混淆。以往不少家长以为,只有出现胸闷、咳嗽、喘息等症状才算是哮喘,其实,有些慢性咳嗽,可能是变异性的哮喘,只咳不喘。”
春季小儿哮喘多发警惕过敏原
目前,医学上对于哮喘病的致病因素还没有定论,大多数专家认为,感染,遗传、空气污染,和患儿自身的过敏体质等是导致发病的主要原因。
胡艳霞表示,冬、春两季是小儿哮喘发作和加重的高发时节,哮喘急性发作时表现为咳嗽、气喘、胸闷及呼吸困难,同时伴有哮鸣音。
“春天是因为天气变化大,忽冷忽热,且空气中花粉、柳絮、细菌、病毒等等‘过敏原’也比较多,哮喘本身就和过敏因素有关,所以很容易发病。小儿哮喘冬季高发主要是受冷空气刺激,孩子抵抗力差,呼吸道高反应性。另外,冬春季节,孩子容易感冒,上呼吸道感染之后,会诱发加重哮喘的发作。”胡艳霞解释说。
当下,正是暮春时节,胡艳霞提醒,如果孩子是过敏性体质或有哮喘病史,家长应尽量避免带孩子去植物茂密的地方,并佩戴口罩防护。
控制哮喘走出认识误区
在临床上,很多家长往往等到孩子出现症状时才来就诊,孩子没有症状就放松警惕,导致孩子反复发病。还有些家长认为哮喘患病与自身免疫力有关,无需治疗,孩子长大后,免疫系统健全后,哮喘就会“不治自愈”了。
胡艳霞表示,这些做法都是不科学的,会严重影响孩子的健康。哮喘不加以控制,远期会损害孩子的肺功能,哮喘突然发作还可能引起呼吸衰竭甚至危及生命。同时,哮喘反复发作会使孩子长期处于一种慢性缺氧的状态,影响儿童的生长发育,不利于孩子的体格身高、记忆力等发育,并会直接影响到儿童的精神心理状态。而如果病情较重,肺功能受损,即便成年之后,孩子估计也难以参加体育活动,甚至做一些重一点的体力活动就会发病。
还有些家长为了减轻孩子咳嗽、喘息的症状,一着急就想打吊瓶,使用抗生素。胡艳霞也指出,其实,只有由于细菌感染而引起哮喘发作时,才需要使用抗生素,对于其他原因引起的哮喘,抗生素效果并不理想,反而还对孩子带来伤害。
小儿哮喘需要规范化治疗
事实上,确诊患有哮喘的患儿,每1-3医院进行病情评估、身体检查,并由医生制定后续治疗方案。目前哮喘治疗方式主要有吸入式治疗和药物治疗,对于轻中度的哮喘,可以采用吸入式的雾化治疗,这种治疗采用局部用药,副作用较小。如果病情严重,则需要入院进行吸氧、抗感染治疗,通过药物来控制症状。
“在缓解用药阶段,哮喘症状明显,此时以控制病情为主,进行相应的雾化治疗同时,需要按时服药。在控制用药阶段,症状可能减轻或已消除,这时则需要遵循医嘱,定期复查,在医生的指导下减少或停止用药。”胡艳霞指出,哮喘是一种慢性疾病,需要长期规范化治疗,家长应遵循医嘱,耐心配合。
对于哮喘患儿,家长要照顾孩子生活起居各个方面。患儿衣物以纯棉织品为宜。饮食应避免进食致敏的食物。家中不要使用地毯、毛垫,摆放毛绒玩具;居室内不要放置植物;不要在家饲养狗、猫等宠物,尽量少带孩子前往空气比较浑浊的场所。哮喘患儿不宜做剧烈运动,但可进行游泳、慢跑、骑自行车等运动,增强抵抗力。
十堰市妇幼保健院ID:shiyanfuyou
转载请注明:http://www.gzenglishtown.com/xyxxczl/20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