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论文
您现在的位置: 心源性哮喘治疗 >> 慢性哮喘治疗 >> 正文 >> 正文

沈华浩哮喘与嗜酸性粒细胞一个世纪的对话丨

来源:心源性哮喘治疗 时间:2021-3-9
白癜风中医典方 http://pf.39.net/bdfyy/bjzkbdfyy/150406/4603872.html

推荐语

支气管哮喘(哮喘)是一种过敏原引起的由嗜酸性粒细胞(eosinophil,Eos)、肥大细胞、T淋巴细胞等多种细胞和细胞组分参与的气道慢性炎症性疾病。其临床特点为气道高反应性(hyperresponsiveness,AHR)及可逆性的气流受限。导致哮喘发病的主要原因是Eos在气道局部的大量聚集,且Eos作为哮喘的炎症效应细胞,其数量与哮喘的严重程度密切相关,该观点是长期以来对哮喘和Eos的认识。然而随着现代科研的进步,Eos的功能被深入研究,目前已知Eos除作为过敏性炎症等疾病的效应细胞外,还具备多种免疫调控功能。

本文将从Eos的功能展开,结合近年来对哮喘病理生理学研究的典型报道,以及针对Eos的哮喘生物学靶向治疗,深入探讨其与哮喘之间的关系。本文主要分为三个部分:1)Eos的结构和生物学功能。2)Eos在哮喘病理过程中的调控作用研究进展。3)Eos与哮喘的生物学靶向治疗。

Eos的结构和生物学功能特点

01

Eos的细胞学结构特点

Eos是由德国免疫学家PaulEhrlich在年发现的,是成熟的白细胞的一种,因其胞浆中含有的粗大的、排列紧密的嗜酸性颗粒而得名。Eos在光镜下的细胞学特点:从外周血中分离出来的Eos和中性粒细胞(neutrophil,Neu),通过瑞氏吉姆萨染色后,可见Eos胞浆内充满了嗜酸性染色的颗粒,而Neu则为胞浆浅染。人与鼠来源的Eos区别主要是细胞核的形状,人Eos多为分叶核,鼠则多为杆状核。在Eos的透射电镜图片中,可清晰看到分叶状细胞核和胞浆内的分泌型颗粒,其中Eos最具特征性的颗粒蛋白-主要碱性蛋白(majorbasicprotein,MBP)位于颗粒的致密中心区。颗粒的周围区密度较低,主要包含Eos的其他阳离子蛋白,如嗜酸粒细胞髓过氧化物酶(eosinophilperoxidase,EPO)等诸多细胞因子,生长因子和酶[1-3]。

Eos的细胞表面生物学特征是表达一系列广谱的细胞因子受体,如趋化因子受体(CXCR/CCR家族)、生长因子受体、粘附蛋白相关受体等,主要介导细胞粘附、生长、活化、迁移和模式识别等作用,该结构特征有助于Eos与周围环境交互作用。这种交互作用主要是Eos受到外界刺激后进行的脱颗粒反应,该过程通过形成嗜酸粒细胞sombrero囊泡(EoSVs)或者脂质体的形式进行[4]。

02

Eos的分化来源

作为一种成熟的白细胞,Eos来源于骨髓中的造血干细胞(hematopoieticstemcells,HSC),经过一系列向粒单核系的分化过程,最终在白细胞介素5(interleukin-5,IL-5)的诱导下,分化为成熟的Eos。在这个阶段中,Eos祖细胞的发现也尤为重要,在年的一篇JournalofExperimentalMedicine杂志论文中,最早报道了Eos的祖细胞(eosinophillineage-

转载请注明:http://www.gzenglishtown.com/mxxczl/531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