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丽是一名上海热爱运动的白领,由于白天工作很忙,她只能坚持“夜跑”。4月25日晚上,杨丽吃过晚饭,不到半小时就出门跑步。跑到4公里时,突然意识到不对劲,她感觉心慌气喘,全身皮肤湿冷,她意识到自己情况不妙,医院急诊。
就是这个妹子啦!还挺漂亮哒!
“当时真是凶险可怕!因为我吃了不少东西,餐后马上运动,结果险些发生心源性休克。”杨丽突然觉得非常后怕。医生告诉她,由于吃了食物后,她很快进行剧烈运动,血液循环加速,才发生这种症状。
真是大写的可怕!
“身体有任何不适,都不要强撑着跑步。”北医三院运动医学科李主任说,不要在饱腹状态下跑步,“夜跑”最好在晚餐一小时后开始。更要避免剧烈运动,过度劳累后身体需要较长时间才能恢复,很可能影响当晚睡眠。选择有氧运动为宜,也就是慢跑和快步走,以略微出汗为标准。50岁以上人群最好不要在入睡前跑步,而应该练习快走,从而减少跑步对膝关节的损伤。
怎样才是会跑步呢?
1、跑步加量要循序渐进
不少人都希望每天都能“破纪录”,尤其是现在手机软件比拼排名。“最好的方法是每两三天提高一次目标数值,不要天天加量。”李主任说,年轻人进行运动也要循序渐进、量力而行,切勿突然加大训练量。在长时间奔跑、做下蹲、引体向上等动作时,一旦出现肌肉酸痛、小便变少,颜色变深成浓茶样等横纹肌溶解症疑似症状,医院。
2、跑步前要充分热身
跑步之前,必须做15min以上的热身运动,尤其要进行充分的拉伸。“拉伸时不要像中学体育老师教的那样,一边弓步一边抖。”李主任指出,应该采取静止拉伸,每15秒拉伸一个肌群。锻炼结束后一定要有整理运动,全身活动开,做好保暖。
3、跑步前身体要舒适
腹涨,感冒等身体不适时,应停止运动。最好采取间歇式有氧运动方式,感到疲惫时,应减速渐停,慢走一段时间后再逐渐加速,提高身体对运动量的耐受程度。李主任指出,有些初跑者会感觉腹胀胸闷,不妨采取“3秒一呼吸”的频率,减少跑步腹胀不适,尽量用鼻子呼吸。
4、跑步后要喝碱性饮料
李主任指出,大运动量训练结束后,可以喝碱性饮料,例如苏打水,以降低横纹肌溶解的可能。运动后要尽快排尿。夏天夜跑时要特别注意防止中暑和脱水。
5、跑步不接手机少戴耳机
夜跑时要放下各种杂事,全身心投入运动。有些工作敬业、手机24小时不离身的初跑者,跑步时也不忘接手机,有些人则为了让跑步变得没那么寂寞,全程佩戴耳机听音乐。实际上,这两种行为会让夜跑的乐趣和意义大打折扣,无法专心运动,大脑得不到放松。尤其是戴着嵌入式耳机跑步,会因分心听音乐而忽略路上的风险,并增加听力受损的风险。
6、周末跑步别超量
很多办公室久坐,周末才运动的“夜跑族”,还要注意扭伤。由于平时缺乏运动,周末锻炼时往往存在“补课”心理,容易超量运动。这种情况是运动损伤发生的高危因素之一,在肌肉疲劳的情况下更容易出现踝关节扭伤和跟腱撕裂,还有可能加重心肺负担。
本文内容转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赞赏
转载请注明:http://www.gzenglishtown.com/mxxczl/44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