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论文
您现在的位置: 心源性哮喘治疗 >> 慢性哮喘治疗 >> 正文 >> 正文

一样的药,吃出不一样的效果

来源:心源性哮喘治疗 时间:2018-3-12

为什么人得了同样的病,吃同样的药,有人一吃就见效,有人吃一周都没缓解,还有人吃了会过敏,甚至产生药物副作用。同样的药物不同的人使用,疗效为何大不一样?这主要是因为每个人的基因不同。近日,中国检验检疫科学研究院发布了“中检用药”检验项目,只需一滴指血,就能检测出每个人不同的用药基因。这些遗传基因用药信息涵盖了18.2万种国内药品,种西药成分,囊括了绝大部分日常用药。

一个人代谢类型的快慢是由基因决定的,还有对某些特定药物成分的代谢快慢也是由基因决定的,那么您是快代谢型还是慢代谢性就可以通过基因检测的渠道检测出来。您是什么样的基因,决定你能吃那些药不能吃那些药;那些药需要适当加量那些药需要适当减量。药物是否有效果是有血药浓度决定的,而血药的浓度在我们体内,因此了解自己是快还是慢代谢型是关键。

下面是几个生活当中遇到的由血药浓度引起的状况:

案例1

王先生因低钾血症服用枸橼酸钾口服溶液,复诊时医师给王先生处方了氯化钾缓释片,并告知每12小时口服2片。回家后,王先生考虑自己曾服用的枸橼酸钾口服溶液每日须服3次,认为氯化钾缓释片也应每日服3次,遂自己调整了用药次数,每日3次每次2片,2周后再次复诊,血钾水平已超过了正常上限。医师仔细询问才得知王先生自行调整用药方案,因服药次数超过了医嘱定量导致了高钾血症。

分析氯化钾缓释片每天服用2次便可达有效浓度,而许多患者却仍按每日3次服用,服药次数过多,不仅会因血药浓度过高增加不良反应,且这类药物价格较普通药物贵,无形中也会使治疗费用明显增加。

案例2

李先生因哮喘发作使用茶碱缓释片治疗,因其认为缓释剂型的茶碱片作用时间长,觉得每天早上使用1次即可。但连续用药1周,每天夜间仍有哮喘发作,须使用应急的沙丁胺醇气雾剂控制。在复诊时才了解到,茶碱缓释片的用法应为每12小时1次,由于晚上少用药1次,致夜间哮喘发作。

分析任何药物使用少于规定次数,都很难达到应有的血药浓度,若血药浓度始终维持在较低水平,肯定不能达到预期疗效。

缓控释剂型分开或嚼碎后服用

案例3

78岁的张女士因高血压长期口服硝苯地平缓释片(10mg/片),每日2次每次1片,血压控制良好。但近两天因气温骤降,张女士感觉血压明显升高,晚7点自查血压达/mmHg,考虑加服1片药,但着急缓释药物起效慢,自行将硝苯地平缓释片碾碎后吞服,8点自测血压降至/90mmHg。9点钟,张女士发现血压又升至/mmHg,担心血压没控制住,又碾碎1片硝苯地平缓释片吞服。在第2次服药后30分钟,张女士出现头晕恶心、心悸胸闷,继而意识模糊,被家人送往急诊抢救,才得知是由于短时间内连续服用了碾碎的硝苯地平缓释片,破碎的剂型使较大剂量的硝苯地平突然释放,诱发了心源性休克。

分析多数口服的缓控释制剂都要求患者不能嚼碎后服用,以免因破坏剂型而失去应有的缓释或控释作用。只有少数使用特殊工艺的缓控释制剂,可据标记刻痕掰开,例如,微囊化的药物颗粒,每个颗粒是一个独立的贮库单位,用聚合物薄膜包裹之后压片。该剂型可掰开但仍不能强行碾碎服用;再如,以骨架控制法生产的少数品种(如曲马多缓释片)可使用半粒,以便患者及时调整剂量。

因为每一个人都不一样,都存在个体性的差异,所以说每一个人对药物也存在个体化的差异,那么就需要个性化用药来解决这个问题。

中国检验检疫科学研究院曹晓梅博士介绍说,影响药效的原因有很多。包括身高体重、性别、年龄、遗传基因、环境、食物、吸烟、合并用药,病程长短和人的器官功能等等。其中遗传基因对药物反应的影响最大。而“中检用药”检测出的遗传基因,通过专业人员的分析解读后,能够生成一份个人安全用药指导,可以对个人用药剂量给出“量体裁衣”式的建议。一是可以知道吃某个药安全不安全,会不会发生严重过敏等;二是可以知道吃多大量合适。如果你属于慢代谢型基因,就要少吃一点儿药,免得药物在体内滞留时间太长,造成中毒;如果是快代谢型基因,用药量就相应加大一点,省得药效尚未在人体内发挥作用,就已经被排出去了。









































治疗白癜风的医院
昆明好的白癜风医院

转载请注明:http://www.gzenglishtown.com/mxxczl/2009.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