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0路公交车上的“十分钟生死救援”
近日,烟台市民衣先生致电公交集团,他想寻找一位“不知姓名”的50路公交驾驶员,并要当面致谢。根据衣先生的讲述,工作人员找到了50路公交车驾驶员,名叫姜福生。
老人刷卡后突然倒下监控视频显示,11日上午9:56,一对老医院站点上车,老太太在前,刷完敬老卡在车门附近坐下,老先生上车刷卡时,驾驶员姜福生看其行动迟缓、神情异常,便主动帮老人刷了卡,姜师傅正准备将卡递给老人时,老人突然径直朝后倒下,在老人倒下的瞬间,身后的一位女士全力将老人抱住。司机急救老人面对突发状况,姜福生立即拉好手刹,第一时间拨通了急救电话。根据公司培训时所学急救知识,姜福生判断老人可能是突发心梗,最有效的抢救时间只有4到10分钟。当时老人已休克,呼吸困难,姜师傅通过掐人中穴等措施,使老人初步恢复了意识。
热心司机乘客共同救援征得车内乘客同意后,姜福生打开双闪,驾车医院。送医路上,姜福生又委托热心乘客拨打老人子女的电话,医院。
10:05,医院门口,车上一名女医院急诊室,通知医护人员准备抢救病人。随后,病人被抬上急救担架,送往急救室。此时,距离老先生发病大约过了10分钟。事后,参与救援的公交司机以及热心乘客无一留下名字,一起乘坐公交车驶离现场。
成功救老人,好事不留名医院相关医护人员介绍,患者的症状是心源性猝死,最有效的抢救时间只有4到10分钟,每延误1分钟,心肺复苏的成功率就会下降7%至10%,若超过10分钟则很少有复苏的希望。“这次幸亏送医及时,病人情况已经开始好转。”
姜福生救人的事迹在公交集团内传播之后,他却表示,自己只是做了一件应该做的事情。“我希望通过这件事,能把助人为乐的精神发扬光大,帮助更多需要帮助的人。”这句朴实的话语,道出了众多公交人的心声。
感谢那些伸出援手的公交车司机、乘客、医院医护工作者们!
近年来,猝死这个话题也越来越多地出现在公众视野,且猝死者年龄日趋年轻化,猝死所造成的的死亡数据正在逐年攀高,全世界每年因心肌梗塞死亡的人数高达万。据世界卫生组织专家预测,到年心肌梗塞将成为导致人类死亡的头号疾病。
什么是心源性猝死?
心源性猝死又称心脏性猝死,它指由于心脏原因导致的患者突然死亡。大多数学者倾向于把猝死时间定在发病一个小时之内,特点有三:
①死亡急骤;
②死亡出人意料;
③自然死亡或非暴力死亡。
常见死因包括:心肌梗死,心脏性传导异常,严重室性心律失常,心碎综合征,心裂,心瓣膜病,肥厚型和扩张型心肌病等。在全部猝死患者中,心源性猝死占75%,其中最常见的病因是冠心病导致的心肌梗塞。
心脏猝死为何越来越年轻化?
普通人常会有这样的认识:“老年人猝死的可能性高”,其实这是不正确的!
因为,老年人常见的慢性病——肺梗死、支气管哮喘,神经内科疾病的急性脑血管病(如脑出血),消化系统疾病如急性出血坏死性胰腺炎等——所引发的的猝死仅占25%!
心脏猝死的诱因一般是高血脂高血糖高血压,以及高强度工作,吸烟,饮酒等外界刺激。
多年不健康的生活习惯,沉重的双重家庭压力,很少的体育锻炼,让很多四五十的上班族早早地就有多年三高病史,在四五十的中年人中,75%的人亚健康非常严重,达摩克利斯剑高悬于很多人的头顶之上却不自知。
二三十岁的年轻人猝死频现,则由于工作或学习压力,持续熬夜,过度疲劳,嗜烟酗酒、饮食不洁,缺乏运动等不良生活习惯,外加精神长期紧张,情绪变化大,易喜易怒,也会诱发一些恶性心律失常,导致悲剧。
我们如何降低性脏猝死风险?
1、定期接受体检
近年来,过劳死频见报端,很多年轻人认为是太过疲劳导致,其实不然,导致患者死亡的真正原因往往是心脑血管疾病,而这些病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接受定期体检,能够及早发现是否存在高血压、糖尿病或高血脂等隐患,及时治疗,才能降低心肌梗塞等心脑血管意外事件的风险。
2、不要忍耐不适
年轻人常认为年轻是资本,加班加点熬夜拼业绩,如果出现胸闷、心慌、心绞痛往往忍耐一下就过了,其实,这些症状就有可能是心脏病发作的先兆,医院检查。尤其是心绞痛,一次心绞痛的发作,一般不超过20分钟,一旦超过20分钟就会发生心肌梗死。如果持续不缓解的胸痛,应警惕心肌梗死的发生。
3、养成健康习惯
(1)少熬夜,避免过度疲劳和精神紧张,保持心情愉悦;
(2)戒烟限酒,饮食清淡,限糖限油;
(3)多进行运动,特别是有氧运动。
同样,只要你控制潜在的危险因素,定期体检锻炼,有问题及早治疗,心源性猝死的几率必然会大幅降低。
赞赏
转载请注明:http://www.gzenglishtown.com/mxxczl/106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