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衰,主要指收缩功能降低,产生两方面的作用,一为心室前面的血液供不出去,产生淤血,二为心室后面的得不到足够的血液供应,缺血缺氧。
左心衰竭肺循环淤血+CO↓
★呼吸困难的表现形式:
(1)劳力性呼吸困难:仅在体力活动时出现呼吸困难,休息后消失。
机制:①体力活动时,四肢血流量增加,回心血量增多,肺淤血加重;②体力活动时,心率加快,舒张期缩短,左室充盈减少,肺淤血加重;③体力活动时机体需氧量增加,但CO不能相应提高,机体缺氧刺激呼吸中枢,使呼吸加快加深,出现呼吸苦难。
(2)端坐呼吸:患者在静息时已出现呼吸困难,平卧时加重,故需被迫采取端坐位或半卧位以减轻呼吸困难的程度。
机制:①端坐时下肢血液回流减少,肺淤血减轻②膈肌下移,胸腔容积增大,肺活量增加,通气量改善③端坐时下肢静脉压升高(生理P),下肢水肿液的吸收减少,血容量减少,减轻肺淤血。
(3)夜间阵发性呼吸困难:患者夜间入睡后(多在入睡后1-2h后)因憋气而惊醒,被迫坐起,发作较轻者在坐起后缓解,严重者可有哮鸣音,称为“心源性哮喘”。
机制:①端坐呼吸机制②入睡后迷走神经兴奋,使小支气管收缩,气道阻力增大③熟睡后,中枢对于传入神经的敏感性下降,对低氧的耐受增加,只有PaO2低到一定程度时才能刺激呼吸中枢使患者感到呼吸困难而惊醒。
(4)急性肺水肿:急性左HF的主要临床表现。由于突发的左室CO↓,引起肺静脉压和肺毛细血管压急剧升高,毛细血管Cap通透性增大,血浆渗出到肺间质与肺泡而引起,患者可出现发绀、气促、端坐呼吸、咳嗽、咳粉红色(或无色)泡沫样痰等症状。
渗出物:最早是水,接着是蛋白(泡沫样),最后是RBC
1.肺部湿啰音(诊断P):肺部局限性湿啰音,仅提示该处的局部病变,如肺炎、肺结核或支扩等。两侧肺底湿啰音,多见于HF所致的肺淤血和支气管肺炎;两肺野满布湿啰音,多见于急性肺水肿和严重支气管肺炎。
2.心脏体征:
(1)基础心脏病的固有体征
(2)心脏扩大及相对性二尖瓣关闭不全(二闭)反流性杂音
(3)第一心音S1减弱:左室舒张期过度充盈致相对性二闭,使二尖瓣漂浮,心室收缩前二尖瓣位置较高,关闭时振幅小,主要由二尖瓣关闭产生的S1减弱。
(4)肺动脉瓣区第二心音P2亢进:肺循环阻力增高或肺血流量增多时,肺动脉压力增高,P2亢进。
(5)★舒张期奔马律:主要为舒张早期奔马律,同时存在HR↑,病理性S3与原有的S1S2组成类似马奔跑时的声音。左室舒张期负荷过重,心肌张力减低与顺应性减退,以致左室舒张速度慢,血液快速冲击到还未完全舒张开的左室壁上。提示严重器质性心脏病,常见于HF等。听诊部位在心尖区稍内侧,呼气时较清楚。
★为什么右室的杂音在吸气末明显,左室的杂音在呼气末明显?凡是涉及呼吸周期的,必和胸膜腔内负压相关。生理p提到影响静脉回心血量的因素是引入了“呼吸泵”的概念,吸气时,胸腔容积增大,胸膜腔负压增大,使胸腔内的大静脉和右心房更加扩张,从而有利于外周静脉血液回流至右房。呼气反推。
关于奇脉,吸气时为什么回心血量减少(这个帖子批评了诊断P上关于奇脉的解释,和大家分享一下)
转载请注明:http://www.gzenglishtown.com/byxxczl/426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