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论文
您现在的位置: 心源性哮喘治疗 >> 变异性哮喘治疗 >> 正文 >> 正文

充电丨卫生事业单位招聘高频考点,必背

来源:心源性哮喘治疗 时间:2018-6-22

备考交流

part1护理专业知识:隔离技术

1.隔离区域划分

(1)清洁区:医护值班室、治疗室、配餐室、更衣室等。

(2)半污染区:病区内走廊、检验室、护士站、医生办公室。

(3)污染区:病房,患者洗手间、浴室,污物间。

2.隔离种类

(1)传染病隔离

常用隔离方法及试用病种

隔离方式

病种

严密隔离

霍乱、鼠疫

呼吸道隔离

肺结核、流脑、麻疹、百日咳

肠道隔离

伤寒、细菌性痢疾、甲型肝炎

接触隔离

破伤风、气性坏疽

血液-体液隔离

乙型肝炎、艾滋病、梅毒

昆虫隔离

乙脑、流行性出血热、疟疾、斑疹伤寒

(2)保护性隔离:严重烧伤、早产儿、白血病、脏器移植及免疫缺陷患者。

3.隔离技术

(1)口罩:一次性口罩:4小时;纱布口罩应每天更换、消毒和清洁。若接触严密隔离的患者应每次更换。

(2)手的清洁与消毒:洗手持续时间不少于15秒。避免污手及隔离衣碰及水池。

(3)穿脱隔离衣:穿隔离衣后衣领以上及内面视为清洁处,不得污染;不得进入清洁区,只能在规定区域内活动。使用过的隔离衣挂在半污染区,清洁面朝外;挂在污染区,污染面向外。隔离衣应每日更换,潮湿或污染时立即更换。

(4)避污纸的应用:使用时用抓取法,以保持一面清洁。

4.针刺伤处理原则

立即从近心端向远心端挤压受伤部位,使部分鲜血排出,避免来回挤压。用消毒肥皂液清洗或流动自来水冲洗伤口5分钟。碘酊、碘伏等皮肤消毒液涂搽伤口。确定感染源患者并记录在案,同时进行可靠的HIV、乙肝、丙肝等化验检查。

part2医疗专业知识:鉴别支气管和心源性哮喘分类

支气管哮喘

心源性哮喘

(左心衰引起的喘息样呼吸困难)

病史

家族史、过敏史、哮喘发作史

高血压、冠心病、风心病、二狭等

发病年龄

儿童、青少年多见

40岁以上多见

发作时间

常于夜间及凌晨发作和加重

常于夜间发病

主要症状

呼气性呼吸困难

混合性呼吸困难,咳粉红色泡沫痰

肺部体征

双肺满布哮鸣音

双肺广泛湿啰音和哮鸣音

心脏体征

正常

左心界扩大、心率加快、心尖奔马律

胸片

肺野清晰,肺气肿征象

肺淤血征、左心扩大

治疗

支气管解痉剂有效

洋地黄有效

part3检验专业知识:尿糖

肾糖阈:当血糖浓度超过8.88mmol/L时,尿液中开始出现葡萄糖。把尿液中开始出现葡萄糖时的血浆葡萄糖(血糖)浓度水平,称为肾糖阈值(简称肾糖阈)。

尿糖检测方法

试带法:采用葡萄糖氧化酶法。本法检测葡萄糖的特异性强、灵敏度高、简便快速,适用于自动化分析。

(1)避免假阳性:假阳性可见于尿标本容器残留强氧化性物质如漂白粉、次亚氯酸等或低比密尿等。

(2)避免假阴性:尿液含有高浓度酮体、维生素C、阿斯匹林;使用氟化钠保存尿液;标本久置,葡萄糖被细菌或细胞酶分解,可引起假阴性。

(3)尿糖参考值:定性试验:阴性。定量:0.56~5.0mmol/24h。

part4中医:五脏(下)

(1)脾主运化的功能分为两个方面:一为运化精微,一为运化水液。

(2)脾统血的机理,主要是脾气的固摄作用。

(3)肝的疏泄功能,主要表现在以下四个方面:①促进血液运行和津液代谢;②促进脾胃运化和胆汁分泌排泄;③调畅情志活动;④通调排精与排卵。

(4)肝藏血的生理意义,有涵养肝气、调节血量、濡养肝及筋目、为经血之源及防止出血等五方面。

(5)肝为刚脏:指肝气主升主动,具有刚强、躁急的生理特性。

(6)肝主升发:指肝具有升腾一身阳气,调畅气机的作用。由于肝气有主升发之特性,故其病机以升泄太过为多见,多表现为肝阳上亢或肝气上逆等病理变化。故又有“肝气肝阳常有余”之说。

(7)肾阳为一身阳气之本,肾阴为一身阴气之源,故说“五脏之阳气,非此不能发”,“五脏之阴气,非此不能滋”。肾阳充盛,肾阴充足,脏腑形体官窍生理功能正常,脏腑气化才能得以正常发挥。

(8)肾主水,是指肾气具有主司和调节全身水液代谢的功能。主要体现在两方面:①肾气对参与水液代谢的脏腑的促进作用;②肾气的生尿和排尿作用。

(9)肾主纳气,是指肾气有摄纳肺所吸入的自然界清气,保持吸气的深度,防止呼吸表浅的作用。肾的纳气功能,实际上是肾气的封藏作用在呼吸运动中的具体体现。故有“肺为气之主,肾为气之根”的说法。

(10)心与脾的关系,主要表现在血液生成方面的相互为用及血液运行方面的相互协同。

(11)肺与脾的生理联系,主要表现在气的生成和水液代谢方面。

(12)肺与肝的生理联系,主要表现在人体气机的升降调节方面。

(13)脾与肾的生理联系,主要表现在先天与后天的互促互助关系,以及水液代谢的互用方面。

part5药学:吗啡

吗啡通过激动阿片受体产生以下药理作用:

(1)中枢作用:

①镇痛;②镇静;③欣快;④镇咳;⑤缩瞳;⑥催吐;⑦抑制呼吸中枢等。

(2)扩血管作用

(3)兴奋平滑肌作用

(4)拮抗催产素对子宫平滑肌的作用,延长产程。

(1)镇痛:主要用于其他镇痛药无效的各种急性剧痛和锐痛,也包括晚期癌痛。心肌梗死的剧痛,吗啡为首选药。也用于内脏绞痛,必须与解痉药合用,不宜单用。

(2)心源性哮喘:吗啡可作为首选药。

(3)止泻:急、慢性消耗性腹泻,可用阿片酊或复方樟脑酊等制剂。

(1)抑制呼吸中枢、降低呼吸中枢对二氧化碳的敏感性,抑制反射性呼吸兴奋。

(2)扩张外周血管,降低外周阻力,可减轻心脏的前、后负荷,有利于肺水肿消除。

(3)镇静作用,能缓解患者紧张与焦躁不安的情绪,对心衰心脏有利。

眩晕、恶心、呕吐、便秘、排尿困难、呼吸抑制、瞳孔缩小、直立性低血压等。且易产生耐受性和成瘾性。

吗啡中毒时可出现昏迷、呼吸深度抑制,瞳孔针尖大小,血压降低,甚至休克。纳洛酮为阿片受体阻断药,是吗啡等阿片类镇痛药的特异性拮抗药。

支气管哮喘、肺源性心脏病、颅内压升高、分娩止痛、肝肾衰竭等。









































白癜风好了要注意什么
治疗白癜风偏方

转载请注明:http://www.gzenglishtown.com/byxxczl/218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