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理学
1.副作用由于药物的选择性低,药理效应涉及多个器官,当某一效应用作治疗目的时,其他效应就称为副反应。
2.毒性反应是指在剂量过大或药物在体内蓄积过多时发生的危害性反应,一般可以预知的,应该避免发生。
3.阿托品对心脏的主要作用是加快心率。
4.阿托品的不良反应:0.5mg心率减慢,由于它阻断了节后副交感神经元上的突触前M1胆碱受体。1mg心率加快、瞳孔轻度扩大。2mg心悸、明显口干、瞳孔扩大。
5.阿托品的禁忌症:青光眼及前列腺肥大。
6.肾上腺素对心脏是加强心肌收缩性,加速传导,加快心率。
7.肾上腺素的临床应用:心脏骤停、过敏性疾病。
8.多巴胺对于肾脏在药物低浓度时作用于D1受体,舒张肾血管,使肾血流增加。大剂量时,可使肾血管明显收缩。
9.异丙肾上腺素临床应用:支气管哮喘、房室传导阻滞、心脏骤停、感染性休克。
10.酚妥拉明具有阻断血管平滑肌a1受体和直接扩张血管作用。
11.内在拟交感活性(ISA):β肾上腺素受体阻断药与β受体结核后除能阻断受体外,对β受体具有部分激动作用。
12.局麻药的作用是阻止通透性的改变,是钠离子在其作用期间内不能进入细胞。
13.地西泮静脉注射是目前治疗癫痫持续状态的首选药物。
14.卡马西平用于癫痫大发作和部分性发作的首选药。
15.苯妥英钠用于三叉神经痛和神经痛。
16.乙琥胺用于阵挛性惊厥,临床主要用于小发作。
17.氯丙嗪的临床应用:精神分裂症、呕吐和顽固性呕逆、低温麻醉与人工冬眠。
18.吗啡的临床应用:镇痛、心源性哮喘、止泻。
19.吗啡的禁忌症:支气管哮喘、肺心病、颅脑损伤、分娩止痛以及哺乳期妇女止痛。
20.哌替啶的呼吸抑制作用:极为敏感,因此产妇临产前2-4小时内不宜使用。
21.解热镇痛药:1)解热作用是通过抑制下丘脑前列腺素的合成。2)镇痛作用是作用在部位的外周。
22.阿司匹林可以减少血小板中血栓素A(TXA2)的生成,防止血小板聚集和血栓形成。
23.利多卡因主要用于室性心律失常。
24.胺碘酮的不应期:可使心房肌、心室肌和浦肯耶纤维的APD、ERP明显延长。
25.马来酸氯苯那敏作用是阻断外周H1受体。
26.雷尼替丁是对基础胃酸分泌的抑制作用最强。
27.茶碱内松弛平滑肌,兴奋中枢及心脏,并有利尿作用。
28.抗消化性溃疡药:抗酸、抑制胃酸分泌、增强胃黏膜屏障功能、抗幽门螺杆菌。
29.奥美拉唑的药理作用:形成酶-抑制剂复合物而抑制H+泵功能。
30.糖皮质激素对有些组织细胞无直接活性,但可给其他激素发挥作用创造有利条件。
31.四环素首选治疗立克次体感染、支原体感染、衣原体感染、螺旋体感染。
32.环丙沙星是铜绿假单细胞性尿道炎的首选药。
33.抗甲状腺类硫脲类的药理作用:抑制甲状腺激素的合成、抑制外周组织的T4转化为T3、免疫抑制。
34.硫脲类的不良反应最严重的是粒细胞缺乏症。
35.抗结核药物的应用原则是早期用药、联合用药、适量、坚持全程规律用药。
36.第一代头孢菌素用于治疗敏感菌所致呼吸道和尿道感染、皮肤及软组织感染。
37.第二代头孢菌素用于治疗敏感菌所致肺炎、胆道感染、菌血症、尿路感染。
38.第三代头孢菌素用于可用于危及生命的败血症、脑膜炎、肺炎、骨髓炎及尿路严重感染的治疗。
39.肝素的临床应用:血栓栓塞性疾病、弥散性血管内凝血、防治心肌梗死、脑梗死、体外抗凝。
40.铁剂的临床应用:治疗失血过多或需铁增加所致的缺铁性贫血。
伦理学
1.医学伦理学的特征:实践性——医学伦理学的目的和检验医学伦理学理论正确性的唯一标准。
2.孙思邈在《备急千金要方》中提出的“大医精诚论”,是我国古代医学伦理思想形成的重要标志。
3.《希波克拉底誓言》成为西方医学道德的规范,其宣誓的“不伤害原则、为患者利益原则、保密原则”已成为西方医德传统的核心。
4.医学伦理学研究的是医患之间、医务人员之间、医务人员、医学团体与社会等之间的关系。
5.医学道德的基本原则是医学实践中的最根本指导准则,包括:不伤害原则、有利(有益)原则、尊重原则(知情同意)、公正原则(分配性公正)。
6.《中华人民共和国执业医师法》规定,医师在执业活动中应履行的义务(法律义务、医德义务):①遵守法律、法规,遵守技术操作规范;②树立敬业精神,遵守职业道德,履行医师职责,尽职尽责为患者服务;③关心、爱护、尊重患者,保护患者的隐私;④努力钻研业务,更新知识,提高专业技术水平;⑤宣传卫生保健知识,对患者进行健康教育。
7.医德情感的内容包括:同情感、责任感和事业感。
8.医德保密:保守医疗保密包括两个方面——为病人保密和对病人保密。
9.医患关系的性质:①从法律上说,医患关系是一种具有医疗契约性的关系;②从伦理上说,医患关系是一种信托关系。
10.医患双方在医学知识和能力的占有上具有不对称性。
11.患者的义务(法律义务、道德义务):①年10月30日公布的《卫生部、医院秩序的联合通知》规定:患者要严格按照医嘱进行检查、治疗;患者就诊、治疗要按章收费;禁止任何人利用任何手段扰乱医疗秩序,侵犯医务人员的人身安全,损坏国家财产。②《中华人民共和国执业医师法》规定:全社会应尊重医师;医师依法履行职责,受法律保护。③《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规定:传染病患者要接受治疗、配合实施必要的卫生处理和预防措施。④《中华人民共和国母婴保健法》规定:发现或怀疑患有严重遗传性疾病的育龄夫妻应根据医师的意见采取相应措施的内容。⑤支持医学科学发展(包括接受医学生实习、参与生物医学科研中的人体实验)等道德义务。
12.和谐医患关系:医患双方要进行密切的沟通和交流。
13.预防医学的道德原则:社会公正原则——在预防医学制定卫生政策、筹资、资源分配以及信息的公开等都要坚持社会的公正原则。
14.临床诊疗的医学道德原则:①最优化原则——以最小的代价获得最大效果的决策;②知情同意原则——签字为据。
15.询问病史——全神贯注,语言得当。
16.体格检查——全面系统,认真细致。
17.药物治疗的道德要求:合理配伍(医生);坚持查对(药剂人员)。
18.手术中的道德要求:精诚团结,密切协作。
19.临终关怀的道德意义:临终关怀是人道主义在医学领域内的升华。
20.临终关怀的目的是使生命有价值、有质量地存在直到自然死亡,有价值、有质量的生存才是生命神圣的真正彰显。
21.临终关怀的道德要求:认识和理解临终患者;保护临终患者的权益;尊重临终患者的生活(尽量满足合理要求);同情和关心临终患者的家属。
22.执行脑死亡标准的道德意义:①更科学地判定人的死亡;②维护了死者的尊严;③有利于节约卫生资源和减轻家属的负担;④有利于器官移植。(①和②是执行脑死亡标准的动机和直接目的,③和④是实施脑死亡的间接效果。)
23.荷兰是世界第一个安乐死合法的国家;比利时是世界第二个安乐死合法的国家。
24.医学道德修养的境界:指一个医务人员经过医学道德修养所达到的医学道德水平状况或高低,也称道德境界。
25.公共卫生以人群为研究重点。
26.医疗机构从业人员的基本行为规范:以人为本,践行宗旨(坚持救死扶伤、防病治病的宗旨)。
27.人体实验的道德原则:①医学目的的原则,即有利于维护和提高人类的健康水平以及促进医学科学发展的原则;②知情同意的原则;③维护受试者利益的原则;④随机对照的原则,即严谨的科学原则。
28.人类辅助生殖技术的伦理原则:①有利于患者的原则;②知情同意的原则;③保护后代的原则(医务人员不得实施代孕技术)。
29.人类精子库的伦理原则:①有利于供受者的原则;②知情同意的原则(1个供精者的精子最多只能提供给5名妇女受孕);③保护后代的原则;④社会公益原则。
30.医患关系的模式:主动-被动模式;指导-合作模式;共同参与模式。
赞赏
转载请注明:http://www.gzenglishtown.com/byxxczl/1466.html